传播红色文化 拓展表达维度 静安区宝山路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开展专题协商活动
为推动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凝聚多方智慧助力市级“美丽街区”建设,日前,静安区宝山路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开展“红色文化街区打造”专题协商议事活动。
会上,宝山路街道和设计单位详细介绍了“红色宝山路——红色文化街区更新提升项目”的景观设计方案与诉求。围绕方案优化,政协委员、特邀嘉宾、居民区代表聚焦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中超联赛委员姚蓁认为,将宝山路红色街区打造为城市名片,需聚焦塑造独特IP、规划年轻化商业业态、结合交通优势与新媒体全域宣传、建立全生命周期维护机制四大关键。
静安区政协社区建设委员会主任周玉鸿建议,深度融合街道特有的红色历史资源与当代实践,将红色基因的传承具体展现于党组织建设、社区治理典范及经济发展等工作中,从而打造出既厚重又充满时代活力的、不可复制的红色文化街区特色。
静安区政协委员陈央认为,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做实红色大思政课堂,可设计可爱IP形象、发展线上数字纪念馆、活化线下街区空间,通过市集、打卡等交互形式融入日常生活。静安区政协委员郭大勇建议,利用宝山路红色历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空间,借助数字化手段突破线下局限,实现红色文化更生动广泛传播。静安区政协委员华静建议,将宝山路红色工运历史提升为上海城市名片,通过超高清视听、AI技术赋能、文创业态融合、教育融入及基础设施串联,推动静态资源转化为活态文化。静安区政协委员姚雷冰建议,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联合居委会、居民、商铺形成合力,推动文化产品进校园,利用社会实践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宣传教育网络。静安区政协委员江峰在书面建议中认为,宝山路街道红色资源重要,但打造景区存在难点,可重点建设有条件遗迹并增多媒体功能,同时完善标识,白天重色彩质感、夜晚用光影,实现点线面融合。
与会特邀嘉宾和居民区代表亦积极建言。静安区城市推介官朱一宁建议,红色街区建设需从“单向展示”转向“互动转化”,嵌入多感官互动装置,打造核心视觉IP,设计年轻人打卡互动项目,培养自发传播的“推介官”队伍;三宝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霞建议,将文化标识融入公共节点与生活,改造沿线地铁站、公交站为红色打卡点,联动学校开展街角展演,打造植物文化绿色课堂,发动党建单位、商铺等多方力量构建红色新地标。
相关职能部门对建言进行了积极回应。
静安区政协副主席陈琦华表示,宝山路街道红色街区的打造在现有良好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内涵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表达,以实现从“有形”到“有神”的升华。关键在于突出宝山路独有的、不可复制的特质,通过一两处精心设计的细节,将红色精神融入生活便利与可亲近的体验中,让人自然感受到自豪感。她建议,拓宽文化叙事维度,不仅讲红色故事,还可结合劳模精神、属地文化等多元元素,并以创意方式进行生动转化,让文化符号直观触动人心,使人“过目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