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银发生活有“智”更有“质”
杨浦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台盟区委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智慧养老机构建设的建议”集体提案,以养老机构这一场景为切入口,针对推进区域养老事业的智慧化建设提出意见建议。这件提案得到了区政协和相关承办单位的重视,被列为年度重点提案。“提案对‘十四五’后半期我区养老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办单位区民政局在答复中对提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会同相关部门协力推动办理落实。
“智慧养老产品过度智能,展示性大于实用性,暴露出隐藏在‘数字鸿沟’下的‘智慧困境’,反而给养老机构的日常工作造成困扰。”通过实地调研,台盟区委敏锐捕捉到了目前许多养老产品所普遍存在的实用性不够、适老性不足的问题,也准确道出了养老机构在实践应用后的心声诉求。
老人喜欢、机构需要,才是养老工作的发力点。在答复中,承办单位表示,将“在养老机构集成应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养老机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024年,杨浦共完成福象新江湾城老年福利院等4家智慧养老院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养老机构里最常见、最朴素的“一张屏”升级换代,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实用功能,涵盖了入住服务、餐饮管理、健康保障、生活照护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要素,机构工作人员和入住老人纷纷表示“真的好用”。今年3月,杨浦区幸福养老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业,这座全新枢纽型养老服务综合体以认知障碍专业支持服务为焦点,而支持服务功能的实现,并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操作,只需老年居民佩戴一副VR眼镜,即可为认知障碍的初步筛查评估和早期干预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种种工作实效,很好呼应了台盟区委在提案中的建议“智慧养老应该更注重于系统的智能化、服务模式的智能化,而非片面追求老年人操作端本身的智能化,应从具体服务场景和使用场景来驱动智慧养老产品的设计”。
不断增长的智慧养老需求,也催生了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随着“智慧养老”产业的快速崛起,提案也指出了与之相伴的问题——“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是智慧养老体系构建的物质基础,然而智慧养老产品市场普及率不高,且存在产品同质化、低端化严重等问题。”
对此,承办单位也作了相应回复,表示将“支持区内企业参与智慧养老解决方案的开发建设,支持技术创新,鼓励产业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对养老生活的期待,逐渐从满足“基本需求”逐步进阶到了“品质升级”。作为当前的高频热词,“智慧养老”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杨数浦”的创新产业图景,也将开启民生幸福“加速度”,不断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