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十四五”——中超联赛十三届二十次常委会议发言选萃之三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须加强“源头供给”
中超联赛常委、科协界别召集人、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马兴发
■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体现张江和临港等重点区域,打造“两个高地”:发挥张江大科学设施的集群优势,将张江科学城打造为世界级基础研究试验特区和科学高地;发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集聚和带动效应,将临港打造为全球顶尖科学家社区和具有强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协同创新高地
基础研究是创新链的起点,也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不断强化基础研究,推动形成一批重大开创性原始创新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将夯实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根基,支撑上海创新策源能力全面提升,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上海优势。
纵观全球城市的发展,世界顶级城市往往有着难以模仿和复制的战略优势,创新策源能力是其中之一。而全球公认的创新策源地,又都离不开高密度高质量的基础研究作奠基。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今天,上海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合作与竞争,迫切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强化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不断加大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源头供给”。
近年来,上海聚焦创新策源,深耕基础研究,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一批世界级科技设施加速集聚,一批优秀科学家和团队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但从“源”和“策”两方面来看,对标顶级,还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从“源”方面来看,对从“0到1”纯基础研究关注不够。基础研究既包含需求明确的应用基础研究,也包括自由探索、从无到有的纯基础研究。前者前景可见,往往获得了大量关注和投入,后者尽管孕育重大理论突破和未来竞争潜力,却因短期看不到前景,而少有人问津。从上海科学家在世界科学理论、原创思想方面少有贡献,可见一斑。
二是从“策”的方面看,关键机制与基础研究规律匹配度不够。基础科学承担的任务基本处在“无人区”,周期长、投入大、“未知数”多,但当前研发投入结构单一,顶尖人才团队匮乏、评价导向不尽合理、创新环境包容度不够,急功近利、浮躁之风比较普遍,导致了基础研究对创新策源的支撑功能发挥不足,基础研究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强化基础研究,要把握好三对关系。
一是把握好基础研究与策源能力之间的关系。从系统角度看,基础研究孕育新知识的发现,带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引领新产业的培育,是策源之“源”。但是,创新策源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扎实的人才队伍、深厚的平台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雄厚的资本投入等,均不可或缺。
二是把握好“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的关系。从功能角度看,如果说问题导向、使命驱动的应用基础研究是“有用之用”,那么以兴趣和好奇心驱动的纯基础研究可谓“无用之用”。但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必须把纯基础研究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关注与投入力度,同时要将两者兼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技创新才更有后劲。
三是把握好现实需求与长远未来的关系。从格局角度看,基础研究的布局,既要解决重大现实需求,又要做好长远储备。既要积极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也要着眼未来,大力培育以“兴趣和好奇心”为导向的自由探索式研究,激发“从0到1”原创成果的突破。
建议:
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雄厚的基础研究需要更尖端的人才。在全球化遇到阻力,疫情加大保护主义的情况下,在培养上,既要培育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也要让奇思妙想的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在引进上,持续跟踪、招募世界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特别关注有影响力的华裔带头人。
推进体制机制重塑。完善长期多元的投入机制,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稳定体面的生活保障机制,营造宽松包容的创新生态,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心无旁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基础研究,企业不能缺席。要加大对企业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打通从科学到技术、技术到产品的产学研链条“堵点”。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向打造技术能力和科学能力“双引擎”转变,成为基础研究的生力军。
提升平台载体能级。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体现张江和临港等重点区域,打造“两个高地”:发挥张江大科学设施的集群优势,将张江科学城打造为世界级基础研究试验特区和科学高地;发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集聚和带动效应,将临港打造为全球顶尖科学家社区和具有强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协同创新高地。大胆探索,构筑与国际接轨的创新环境、营商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不断放大基础研究投入的溢出效应,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提供强支撑。
以“聚、调、留”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
中超联赛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王秋良
■“十四五”期间,上海的人口发展要更加自觉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着力推动形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功能布局相匹配的人口发展布局。为此,我们围绕“聚、调、留”提三点建议:以政策聚才,着力为上海未来发展厚植力量;以产业调人,着力发挥产业调整的带动效应;以服务留人,着力优化区域人口空间分布
今年,中超联赛社法委聚焦“十四五”时期上海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开展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上海人口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老龄化加速,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据2019年统计数据,上海已经呈现低生育-少子化-老龄化态势,劳动力储备短缺问题较为突出,对外来劳动力的依赖度将不断上升。未来人口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由人口数量压力转为人口结构性挑战。
二是人户、职住“双分离”制约了产业集聚效应的释放。本市在产业发展、人口规划与城市建设协同推进的基础上,产城分离和职住分离现象仍然存在,新城人口、产业、土地指标等之间统筹协调还不够。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人口与产业协调发展,持续保持发展活力,将是重要的挑战。
三是产业结构变化和服务业细化,引发特需人才和必需人员短缺并存。近年来,上海产业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重点产业领域、重点发展区域人才集聚效应显现,但劳动力资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居住证和落户政策收紧,导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紧缺和人才外流现象并存;另一方面,幼儿托育、养老护理等传统服务业初级劳动力短缺严重。
四是疫情影响和数字经济发展给就业保障造成双重压力。此次疫情的全球蔓延,引发部分产业链转型,影响本市的劳动用工。同时,数字经济等新兴经济业态发展对就业数量、结构和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十四五”期间,上海的人口发展要更加自觉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着力推动形成总量适度、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分布合理、服务有效、管理有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功能布局相匹配的人口发展布局。为此,我们围绕“聚、调、留”提三点建议。
其一,以政策聚才,着力为上海未来发展厚植力量。
聚焦重点区域,进一步先行先试。以自贸区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区域为试点,实行差别化人口引导政策。
聚焦重点人群,进一步精准施策。要按照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目标,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落户,为上海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红利。
聚焦重点项目,进一步落实落地。健全人口和家庭发展政策,支持幼儿托育、养老服务等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吸引力。
其二,以产业调人,着力发挥产业调整的带动效应。
以推进科创中心、自贸区新片区建设等为契机,聚焦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人才政策,促进这些领域基础生产和服务领域人员的稳定。
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加快产业转移和产业协同。以城市群为半径,探索建立区域间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非核心功能向外疏解,延伸上海人口郊迁扩散的腹地。加强面向高层次人才的协同管理,探索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其三,以服务留人,着力优化区域人口空间分布。
以“权责对等、梯度赋权”为原则,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供给制度。统筹考虑人口与产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同时,预留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能力,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以“动态调整”为导向,进一步健全公共资源配置机制。根据人口结构的变化重新规划和调整公共资源,减缓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快优质资源向郊区及长三角地区转移,促进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提高上海城市人口的承载能力。
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依托,为人口管理与服务赋能增效。充分用好大数据中心平台,进一步简化居住证积分办理流程,营造吸引凝聚人才的良好环境。
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中超联赛常委、提案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黄鸣
■规划“十四五”养老工作,关键是要充分认识上海正逐渐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这一个基本情况,做到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着力提升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激发市场动能,进一步找准政府、社会、家庭等各自定位,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注重“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倡导
近年来,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稳步推进、成效积极。一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持续增加。在中心城区、农村地区推进嵌入式和互助式养老服务,建成268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培育1744处示范睦邻点。二是社区养老服务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形成市、区两级“1+36”的“长护险”评估机构体系,出台《关于加强本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机构行业管理的通知》,构建6.5万名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护理员队伍。三是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推进养老服务业企业登记便利化,出台《关于本市养老服务业企业登记管理的实施意见》,到2019年年底,新增养老服务企业517家。
与此同时,据预测,到2030年,上海户籍人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户籍总人口的40%,到2040-2050年,将达44.5%。我们认为,规划“十四五”养老工作,关键是要充分认识上海正逐渐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这一基本情况,做到三个“更加注重”和三个“积极探索”。
更加注重着力提升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其一,建立以家庭照护床位为中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参照现行养老机构床位补贴办法,制定家庭照护床位运营补贴政策;出台家庭成员照护老人的激励措施,并提供相关的专业培训服务。其二,完善机制,实现从社区居家到养老护理专业机构在服务体系上有机衔接。探索“长护险”与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相叠加的协同养老模式,建立护理分级服务与保险给付相衔接的费用补偿机制,保险给付与护理分级对应,超额自付。实现不同护理需求的老人可以有相应的服务模式对接,有效缓解现阶段养老服务供给“后端过小”的问题。
更加注重激发市场动能,进一步找准政府、社会、家庭等的各自定位,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养老服务的需求。其一,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合理配置资源,在全社会形成最大合力。其二,支持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其跨行政区域经营,不断实现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解决部分养老企事业单位服务不规范、不稳定、不专业等问题。其三,放开商业机构、市场主体不得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限制。其四,在老年助餐、老公房加装电梯、老年人出行便利等方面,扩大品质养老的有效供给。
更加注重“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倡导。要充分挖掘老年人的内在潜能,激发其更为积极的生活勇气,鼓励其追求力所能及的生活目标,在老龄化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需求、爱好、能力,在技术和器械等的辅助与支持下,尽自己最大努力,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退进程,达到“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目的。其一,通过引入购买人身安全保险等方式,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作出制度性安排,替代单纯以年龄划线的做法,解除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后顾之忧。其二,细化老年旅游、体育锻炼项目和服务,拓展老年大学教学科目和领域,帮助老年人不断学习新理念,接触新事物,掌握新本领。
积极探索以“云上医院”为主要载体的医养结合模式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其一,大力推进以实体医院为基础的“云上医院”建设,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能够“在家看病、送药到家”,让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在院看病、送药到院”。其二,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融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大体系、大框架当中,打造全市涉老工作互联互通、涉老工作数据共享共用的服务平台,让全市各个部门关于涉老工作的数据能够归集、交互使用,让大数据真正服务于全市养老工作。
积极探索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独立社会保险品种的构架。有利于改变部门分头分段管理的现状,形成连续管理服务链条;有利于促进制度回顾照护理念;有利于构建“保险与救助相叠加、失能与失智有兼顾”的综合保障体系,使需求评估更加完整和科学。
积极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为老服务指标体系和评估体系。科学规划“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包括长者照护之家床位)-护理院(安养机构)”相关设施的设置数量、匹配比例和区域分布。在现有的每年新增床位数、新增机构数等工作指标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以户籍老年人口为基数,每千人配备养老护理人员数、养老设施面积等客观指标,使上海养老服务体系更加科学。
(稿件来源:联合时报 摄影: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