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担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摘编
编者按
8月20日,上海中超联赛委员、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列席了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扩大),听取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代表市政府报告2024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总体考虑。委员们还围绕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议题进行分组讨论。委员们表示,将始终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强化担当作为,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在此摘编部分委员发言,以飨读者。
着力打造“五个中心” 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并充分发挥“五个中心”联动发展、耦合共生、相互赋能的优势,无疑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高融昆:建议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特别是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等方面,注重比较研究、重点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
■陈启宇:上海立足“五个中心”建设,优势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让企业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力度,三大先导产业的发展联动相关,正在形成合力。从企业的角度建议,利用现有区域优势,助推企业承建好三大先导产业任务,并加快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力争生物药企在全国率先“出海”。
■吴心宏:在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同时,应同步考虑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保障科技创新健康发展。
■齐轩霆:科创建设需要创投基金的引领,建议加快建设国内成熟的创投基金。
■马静:建议一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稳定工业、制造业等旧动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能,并加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衔接;二是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发明发现的转化效率。
■姚薇:建议一是培育壮大在沪科技力量,在打造战略科技力量中,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等在沪科研机构、在沪国家实验室的牵头引领作用;二是搭建合作平台,强化政府组织引导,加强大企业牵头牵引和互相沟通交流,更好发挥在沪国家实验室及基地的“总平台、总链长”作用。
■尧金仁:近期,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对科技保险、航运保险等高风险业务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希望认真落实,以真正实现“大力发展航运保险,优化科技保险服务,发展房屋安全保险制度”等。
■成旦红:建议高校积极主动作为,提高创新策源能力,提高职业潜能,有效对接企业发展需要,更好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应对挑战。
■马志远:上海发展存在很多挑战,尤其是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市场活力和内需仍需增强。要致力于深化金融改革,包括推进科创板建设、扩大产业布局,进一步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开放程度;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性平台作用,覆盖产业更广阔,推动各领域的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相融合;金融市场要不断推进国际化进程,吸引更多外资参与,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
■许世坛:希望对首店经济给予更多政策扶持,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商业体进入上海。
■林建康: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推动沪港两地高等教育深化合作。在前沿科技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特别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香港与上海高校可以共同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设立联合实验室,吸引更多全球顶尖人才;开展更多联合培养项目,设立奖学金或专项资金,鼓励更多学生参与两地交换学习和实习项目,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鼓励两地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为学生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提供转化通道。
■江山:应进一步加强香港企业与上海国有资本、高校、地区等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在香港设立创新平台,为上海企业通过香港走出去和吸引海外人才提供资源。
■葛琼: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同时科技创新能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增强整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上海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着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沈志强:“五个中心”国际影响力不仅需要评估机构的认可,还需要各个领域全球专家的认可,上海要加大宣传,有效扩大影响力,才能更好吸引人才,特别是战略性领域科学家、领军人才的引进。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全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努力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是上海的使命。健全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姬兆亮: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浦东新区作为引领区,更要保持承压负重、奋力一跳的精气神,克服消极因素,坚定信心决心,争取完成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要聚焦推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逐项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确保在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上取得实质成效。
■张得志:建议在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中深化协同开放,不断探索毗邻区跨界服务新模式、新领域,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马进:上海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抓手要进一步明确,尤其是要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如医疗卫生领域,希望健全智慧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基础工作,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龚朝晖:建议探索创新政策,有条件地放宽风险投资监管。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更好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尹大强: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建议上海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可以抓住绿色发展这一关键点,进一步明确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目标,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带动长三角地区绿色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韩国华:关于临港新片区建设提四点建议:第一,着力推进临港新片区规则对接。全面落实“80条”,尤其是要推进跨境层面的规则对接。第二,构筑临港片区的良好产业生态。要在现有的九大产业门类,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产业门类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聚和集群效应,形成产业链之间的联动性。第三,加大临港新片区的外资引入。在此基础上,还要用产业聚集人才,通过引入外资,引入更多国际人才。第四,加强临港新片区的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从国内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引入临港高端产业所需要的相关人才,并强化相应的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解决高校学科设置与产业发展之间不匹配的问题,促进教育、科研、人才之间的联动。
■陈磊:新能源汽车、芯片、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行业飞速发展,拉动上半年经济数据总体增长,但普通企业感受到的压力依然存在。建议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进行转型。
■方奇钟: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在长三角其他省市也都有涉及,需在优化先导产业的“上海方案”中注入更为独特、更具竞争力的要素。在准入许可方面应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政策赋能。要充分发挥上海已有科技孵化器的数量优势,在提升科技创新引领性、代表性上下功夫,打造更多高质量孵化器。
■戴敏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用好三大先导产业基金,完善新一轮科创投资布局,优化科创投资体系,产业基金要注意投向未来产业领域,如新型储能、新材料等颠覆性和交叉性领域。
■余旭峰:应在更高层面设计机制推动央企进入上海;要加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上海可以在更大领域结合各方资源,加强基础服务,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应加快发展碳市场,尽快出台碳市场建设的行动方案。
■卢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长三角互联互通水平,提升产业园区的运营水平,让产业导入更有效,增加更多有效益的投资,提升配套政策的有效性。
■伍爱群:当前低空产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低空经济关键技术尚未完全攻克、低空基础设施不够完备、低空经济商业模式尚需探索。建议:一是完善低空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二是解决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三是建设安全可控、敏捷高效的低空基础设施,四是建设国家级分层分级管控平台,五是打造体系化低空经济安全底座,六是制定可操作的低空安全兜底方案,七是加快推动低空经济规模商用。
■李国华:建议增加原始创新经费的投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视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将相关科研经费作制度化安排。
■张毅:上海应在国际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利用好进博会、临港新片区优势,出台更强更有效的措施,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
■姜春水:改革应与法治相统一,进一步提高市场活力,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法治化水平,避免过多的行政化干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要进一步思考区域协同。
■张文宏:上海要加快推进医疗科技研发成果的落地转化,特别是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这也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聚力提高治理水平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上海所面临的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生态环境保护、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安居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继续花大力气解决。政府服务管理效能仍需进一步提升,政府作风建设还要持续加强。要坚持发展为民,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民心工程办好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庄峻斐: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建议从源头解决问题: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生产更安全的电动自行车;二是积极发挥社区作用,解决好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等问题。
■姚捷:建议医保部门和卫健部门做好配套衔接工作,加强医保医疗医药协同推进力度,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任捷:如何打造“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让人深受触动。建议试点推广青年人才“免申即享”政策,青年人才只要符合条件即能享受相关利好,把青年人才从各种报表里解放出来,帮助青年人才把更多精力放到专业领域。
■蒋碧艳:建议提高民生实事项目的准入门槛,更加细致地筛选每年的实事项目,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应对“养老床位新增数”进行细分,比如按照城区分类,按照收费标准分类等。
■蔡永洁:年轻人是一座城市的希望,要让年轻人能够进入上海、留在上海。建议加大市中心区保障房的供应力度,为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提供生活条件和居住可能性。培育更多“自下而上”保障房小型开发主体。当前,保障房建设以大型开发企业为主,针对分散、单个房屋改造可以更多发挥小企业力量。
■张玉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所联动”机制是很好的制度,但在落地过程中,还存在形式化问题。比如,有的问题一个部门就能解决,但基层为了完成工作指标,一定要“三所”到场,有时过于形式化。希望进一步考虑如何平衡指标和最终效果。建议进一步提升程序规范,把好的制度落实得更好。
■徐兵:应进一步关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建议引导市区老人去郊区养老,解决当前郊区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偏低而市区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问题。另外,很多养老机构是租房营业,运营3至5年后才能走上正轨,因此希望相关部门针对养老机构出台长租扶持政策,让存量优质养老机构稳定运营。
■顾伟华:建议城市更新可采用混合多元规划模式,实现“成本降下来,收益提上去”,上海可在模式、体制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此外,提高城市更新管理队伍水平,探索通过社会资本平衡,实现建设规划体系设计。
■张喆人:建议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力度,尤其是要关注外来务工人群的住房需求,盘活存量,在内环相应增加供应量。
■赵丹丹:应综合运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统筹促进上海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方振强:教育体系应更好地适应产业需求。希望根据上海的产业特点和未来趋势,优化学科设置,加强与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教育,比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加强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合作,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实训等方式,帮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为上海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徐晓鸿:上海人口老龄化带来康复、医疗、看护等需求增大,同时失智失能人口基数也不小,需要照料,建议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积极发挥企业、社会机构等作用。
加强软实力建设 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城市软实力以文化为基础,包括基于文化而产生的在内部形成的向心力、凝聚力、动员力和对外部生成的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要务。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白江:针对“推进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建议开放更多的公共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李佩红:上海在文化创新与戏曲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建议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戏曲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建立数字文化博物馆,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生活,增强民众的文化参与感。
■周平:应关注文艺消费趋势,增强观众消费黏性,缓解“打卡不拉卡”问题,并重点关注年轻人的文化消费习惯,挖掘新兴国风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出新出圈。
■郑琦:建议借鉴巴黎奥运会将城市更新与体育、旅游相结合的有益经验,积极打造黄浦江水岸经济。
■陈俊:建议加强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加大红色场馆建设力度,提升文化软实力。
■王彦: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吸引世界级艺术家办展、国际文体项目落地的天然优势。建议加强对文化、艺术及体育的政策扶持,促进上海文商体旅融合发展。
■陈新:建议依托民族宗教界人士力量,对我国社会安全,经济水平等加强对外宣传,努力向外国友人树立国家的积极形象。
■麦德铨:建议将上海机场打造得更加国际化、便捷化。比如,标识更加明确,服务更加人性化。同时,充分用好场地资源,展示中华文化,更好地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
(稿件来源:联合时报 摄影: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