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 虹桥商务区筹谋“关键一跃”——中超联赛十三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建言选萃
10月28日,上海中超联赛举行十三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围绕“虹桥商务区打造国际开放枢纽推进落实情况”监督议政,8位中超联赛常委和委员围绕主题现场建言。
高起点实施虹桥商务区“十四五”规划
徐建民(上海中超联赛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中超联赛年度协商计划和议政调研计划,中超联赛对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今年6—9月,中超联赛经济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全力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课题调研,为开好本次常委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十余年的开发建设,虹桥商务区已具备服务长三角联通国际双循环的枢纽功能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加快制度供给,出台一批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努力拓展,国际开放枢纽初具规模;抢抓机遇,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持续放大;精心耕耘,国际高端都市商业功能进一步提升;持续努力,政府服务能力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对照《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需要关注以下6个主要问题
现有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虹桥商务区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要求。主要反映在:在管理体制上对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授权不足;目前的管理格局导致开发建设主体分割、归口不一,统筹难度较大。
区内及长三角省际交通通达性有待提升。主要反映在:商务区内部交通通达性不够顺畅,制约了城市功能的发挥;虹桥商务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省际交通建设还需进一步提速,与长三角的直连直通不足。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配套不充分。主要反映在:虹桥商务区现有公共服务以面向辖区居民基本保障为主,且这些区域均处各区的边缘位置,能级有限;高端国际社区配套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与虹桥主城片区定位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央商务区角度来看,高端公共服务配套建设还不充分。
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能级不够,枢纽门户地位有待巩固。主要反映在:对照建设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要求,虹桥商务区枢纽功能和开放度都有待提升,展销平台综合能级不高,与长三角协同联动力度也有待加强;数字贸易发展亟待提速,高能级贸易主体培育亟待加强,规划中的“虹桥指数”尚未进行编制发布。
总部经济集聚度不高,对企业吸引力不足。主要反映在:从规模上看,总部经济发展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从政策上看,目前虹桥商务区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政策与其他区相比差别不大,缺少特色。
金融服务业与商务区功能定位还不匹配,产业发展能级有待提高。主要反映在:区域内金融服务业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片区的功能定位相比仍有差距;现有产业发展与《实施方案》中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和推进虹桥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建设的规划尚有较大差距。
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全力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8条建议
明确功能定位,高起点推进虹桥开发区建设。上海要以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为契机,努力把虹桥商务区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虚拟行政中心和服务中心。要充分借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体系,通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促进上海西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实现东有“大浦东”,西有“大虹桥”的美好愿景。
构建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市区联动格局。建议认真总结现有管理体制十余年来实际运行和机制状况,按照国际开放枢纽的新使命、新要求,进一步研究构筑区域功能定位明确、权责明晰、发展协同的管理体制,优化统筹发展机制。建议组建虹桥商务区投资发展集团公司,直接对应承担项目投资和开发建设,形成“管委会+开发公司”模式。
全面提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通达性。建议加强统筹协调,加快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瓶颈和痛点。加快虹桥商务区地面道路与市域交通体系的快速路网体系衔接,推进中运量系统建设。建议完善轨道交通布局,提升网络连通性。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覆盖,加快建设机场联络线等既定规划线路,积极开展多条延伸线路前期工作。建议加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苏浙周边站点协同,加速共建城际高铁。推进沪苏湖、沪乍杭等城际高速铁路及沪嘉城际轨道项目规划建设。
强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均衡发展水平。建议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将区域内公共服务领域内外资投资项目审批权限下放,推动企业办理事项跨区域“一网通办”。建议促进高端公共服务加快落地商务区。增加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用地,放宽外商举办高端教育、养老机构的准入条件,加快布局高端文化体育项目。建议完善长三角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集聚以服务长三角为目标的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推动社会保障互联互通。
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完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功能。建议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在虹桥地区设立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形成国际贸易信息枢纽,跟踪一批与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密切相关的重点项目,对接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地。建议创新发展新型国际贸易,支持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发展。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虹桥数字贸易跨境服务集聚区。建议推动国际联通,加快打造全球数字合作城市联盟。加快研发发布反映贸易金融便利化程度、长三角贸易活跃度、会展活动影响力的“虹桥指数”。建议促进各类贸易平台集聚,吸引苏浙皖各种产品和要素交易平台,共同打造高能级贸易平台。
增强总部经济吸引力,汇聚国际高端人才。建议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实施更开放的总部政策。吸引跨国公司亚太总部和功能性的全球总部,研究出台对民营企业总部与贸易型总部的扶持政策。建议推动税制改革,汇聚国际高端人才。积极争取跨国高端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户籍制度、签证制度、外籍人才市场开放方面继续提供便利。
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完善产业生态。建议加快推动从商品服务中心向集产业服务、创新服务于一体的功能性区域转变。在创新孵化、产业培育上加大力度,加快推进虹桥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建设。建议大力发展区内金融服务业,促进金融与贸易深度融合。提高金融服务业占比,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为贸易等企业提供全流程跨境金融服务。
高起点谋划好实施好虹桥商务区“十四五”规划。建议虹桥商务区“十四五”规划要以即将发布的《总体方案》为依据,以《单元规划》为基础。按照新的目标定位,全面体现虹桥商务区域规划特色。建议虹桥商务区“十四五”规划编制要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做到集思广益、切合实际、着眼长远。加强市“十四五”规划与虹桥商务区“十四五”规划编制衔接,虹桥商务区“十四五”规划和相关四区“十四五”规划编制衔接,加强规划统筹和推进落实。
鼓励创新 实现虹桥商务区关键一跃
史吉平(上海中超联赛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虹桥商务区自成立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引领、高水平功能开发、高质量融合发展,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从总体看,虹桥商务区规划建设运行成效好于预期,发展变化快于计划,实际功能高于定位。从超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到新兴城市中心形态,继续向国际一流中央商务区和国际交流区与科技创新区迈进,虹桥商务区正处于快速迭代升级中。对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对其所发挥的作用十分乐观。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于虹桥商务区的要求就更高,对于其目前的某些状况感触更深,甚至内心焦急。我们认为,现在虹桥商务区很多方面的条件都很好,从交通枢纽的大交通环境和核心区域346栋楼宇结构封顶,到建成国内首个最高级别的绿色生态城区和全球最大规模最高水准的进口商品交易生态体系,以及众多长三角企业、总部企业和企业园区、创新园区落地,离国际一流中央商务区只有一步之遥,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实现最关键一跃。成功了,虹桥商务区的能力、能级、能量就发挥出来了。
如何实现关键一跃,我们认为还是要继续解放思想,以制度创新为突破,为市场顺势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提高经济密度和能级,为城区环境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生活生态品质,使之成为引领新经济发展和新生活进步的新区及典范。
为此,我们建议:
通过制度创新,鼓励市场主体大力发展适合虹桥商务区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进一步释放虹桥商务区的增长潜力、发展活力。第一是支持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先行先试。以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作为试点,探索构建包括公立医院、私立机构、健康园区在内的多层次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满足长三角地区群众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引领长三角医疗健康服务业集聚发展。第二是率先在虹桥商务区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试点。商业地产与住宅不同,具有天然的投资属性,以国外经验来看,商业地产REITs能够有效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稳定经济增长、丰富居民财富管理工具。目前,虹桥商务区地产集团总部聚集、商业地产发展良好、消费客流稳定可预期,有开展商业地产REITs试点的先天优势,可以率先开展相关试点。第三是以绿色金融助推虹桥商务区绿色城市建设。2018年,虹桥商务区荣获“国家绿色生态城区的三星级运行标识”,这也是虹桥商务区践行绿色发展的一个更高的新起点。虹桥商务区完全可以进一步借助并厚植绿色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与陆家嘴、外滩金融中心形成错位互补。
通过政策创新,引入临港新片区若干重要制度创新成果,支持虹桥商务区进一步提高经济密度和资源集聚力。虹桥商务区是上海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有条件也最适合承接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成果。一是引入临港新片区在人才引进落户和税收优惠等,二是积极探索航空融资租赁、公务机等产业,利用好虹桥商务区航管部门、航司总部、航空资源、航空人才汇聚的优势。推动虹桥商务区吸引高端企业和人才,充分发挥商务区高端发展的优势。
通过机构职能创新,优化创新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功能,进一步发挥管委会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作用,提升虹桥商务区补齐关键配套设施不足的短板。虹桥商务区跨越四个行政区,是全市却不是四个区的重点发展区域,从而导致在重大公共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受到社会较多诟病。如果管委会缺少公共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供给的规划、建设、运营方面的财权与事权,虹桥商务区将缺少关键一跃的坚实支撑。为此,我们建议,赋予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更多经济管理权限和改革自主权,至少应赋予其重大公共设施配套和主要公共服务供给托底的权限,为虹桥商务区提供必要的、符合其功能定位要求的、能够满足当地集聚人群需求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补齐关键短板,实现关键一跃。
提高进博会集散能力 助力虹桥商务区打造国际开放枢纽
封亚培(上海中超联赛常委,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两届进博会成果丰硕、举世瞩目,一届更比一届好,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不断提升。虹桥商务区作为进博会6天展会主力军和溢出效应辐射主平台,引进各类总部49家,搭建虹桥品汇、绿地全球商贸港等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功能承载区,推动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常态化,虹桥区域对内对外交通体系不断完善,设立长三角城市展示中心、长三角电商中心和海外贸易中心,初步形成贸易合作网络节点,取得一定成效。
对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要求,虹桥商务区在打造国际开放枢纽功能和提高进博会集散能力上,尚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虹桥商务区作为进博会溢出效应直接承载区及主要平台所在区,各方面的供给能力仍存在短板,区域溢出承接系统建设还不完善,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
二是近两年不同形态的进博会溢出效应承接载体层出不穷,仅经市商务委认定的“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就有56家,但大多数缺乏整体规划设计,系统性、体系性不足。
三是由于进博会涉及多部门、多样化产品以及多方参展商和采购商,虹桥商务区集散能力打造所需配套政策需求繁杂,部门间政策协调难度大,有些政策还涉及地方与中央的权限。
针对这些问题,从立足加强虹桥商务区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集散能力提高的角度,提出如下4个方面的建议供参考。
一是进一步增强集散能力的基础建设。
建议依托虹桥商务交通枢纽,加大力度打造区域溢出效应承接载体。联动虹桥品汇、绿地全球商贸港等主平台,利用虹桥商务交通枢纽区位优势迅速将新商品、新技术、新服务有序输送到长三角腹地,提高进博会溢出效应辐射的效率和范围,实现区域产品协同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单体贸易模式向区域贸易模式升级,进一步提高区域市场资源配置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在虹桥商务区构建一体化互联互通的物流枢纽布局,如联通到“一带一路”的中欧班列、苏浙皖的轨道交通体系、虹桥商务区内进口集散地至火车站及机场等的短驳交通等,促进双向物流、供应链互相对接。
二是进一步提升集散能力的服务能级。
建议相关部门共同来研究虹桥商务区“进口集散枢纽体系”组织管理构架,在实体操作进程中要形成有效协调机制,提高进博会溢出效应的效率能级。
加强长三角进口产业服务配套能力,形成若干有特色、有代表性、能级强的进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战略联盟,建立共享分销渠道,拓展海内外网点,依托虹桥商务区逐步建成长三角一体化进口商品集散服务平台。
加快数字化发展,完善跨国采购新业态与跨境电商新零售产业链,形成批发零售结合、平台内外结合、境内境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贸易方式,成为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项目。
三是进一步加大集散能力的政策创新。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聚焦提高虹桥商务区集散能力来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及政策供给,优化丰富和创新海关监管制度,建议选择若干个资信好的市场主体先行先试海关分类监管和目的地检验等政策,进一步研究探索政策落实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深入研究免税经济布局与政策突破,可针对性借鉴海南免税经济政策,在虹桥商务区内开展免税经济试点,真正将免税经济打造成为虹桥商务区的亮点品牌。
四是进一步强化集散能力的产业配套。
建议虹桥商务区联动长三角区域及相关省市,共同构建产业走廊、贸易走廊、功能走廊和供应链体系,营造联动文创、旅游、医疗健康、技术服务等产业配套生态圈。
建议虹桥商务区会同进博局、平台企业研究发布“进博集散指数”,使其能够清晰反映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辐射力和影响面,为虹桥商务区集散能力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依托枢纽、做强枢纽 在体制创新和扩大开放上求突破
翁华建(上海中超联赛委员,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长宁区政府副区长)
去年5月,国家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给予虹桥全新定位:“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发展格局”战略构想。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不仅是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际开放枢纽,更是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国际开放枢纽。
围绕“枢纽、开放、国际”三个关键词,提3个方面建议。
第一,依托枢纽、做强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叠加机场和高铁双重优势,已成为年流量超过4.2亿人次、日最高接近150万人次的枢纽节点。做强枢纽,就是要依托综合交通枢纽,推动高端商务、会展与交通功能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长三角、联通国际的枢纽功能。建议抓住“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窗口期,借鉴羽田机场的功能优化,强化虹桥机场以“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为主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与浦东机场形成错位,一体两翼、合力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的区域竞争力。具体而言就是:开设点对点联接国际大都市的中远程国际精品航线、加密城际航空快线、提升公务机运营的顶级商务配套功能。目前上海两场公务机起降量,低于北京;虹桥机场低于深圳,与年起降量16万架次的纽约泰特波罗机场相比,差距更大。目前虹桥机场的城市快线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紧密了上海(经济中心)与北京(行政中心)的联系,二是强化了上海(经济中心)与其他经济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与浦东机场相比,虹桥机场与北京、深圳、广州、厦门、成都、武汉、西安等国内经济中心城市的联系更紧密)。一般国际中转比例超过30%才称得上国际航空枢纽,上海距离国际航空枢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目前浦东机场只有12%)。在开通点对点中远程国际精品航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虹桥机场城市快线,有利于大幅提升国际中转比例,有利于强化上海作为“新发展格局”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的核心功能。
第二,在开放上求突破,全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标杆性区域。虹桥有强大的开放基因。上海依托虹桥国际机场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比浦东更早,虹桥机场一直是长三角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门户。市政府于1984年5月正式批复“虹桥新区”规划。1986年,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这两年,进博会成为国家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平台,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东西联动、两翼齐飞”,开展对外开放的压力测试,场景会更丰富、长三角城市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会更高。建议围绕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建设,对标国际一流,与临港新片区错位,加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探索,在信用监管、数字监管上求突破,助力免税(保税)经济的发展,把外流的内需引回来、把升级的消费留在上海。具体有三个建议:一是做实“6+365”的保税展示交易功能。依托延展场景,把进博会期间临时性政策创新固化为常态长效制度安排。二是依托日上免税,做大在线直邮到家模式,积极应对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带来的挑战。疫情催生了非接触经济等在线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线直邮到家有望成为免税经济的主要方式。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前,日上免税日均达4000万元,海南只有1500万元,上海稳居全国免税经济的龙头地位。但新政实施后,日上的优势逐渐被海南分流,9月,海南日均达4500万元,而日上日均仅3500万元。三是支持开展保税监管创新试点。通过监管互认和监管协同,把浦东机场的保税功能拓展到虹桥机场,探索电子围栏和信用监管方式,实现从管商品向管企业转变,推进飞机单机、航空发动机等“保税+融资租赁”、航空维修和航材交易等创新业务集聚发展。
第三,围绕“三个国际”,创新管理体制。建议借鉴自贸新片区的管理体制创新,做实管委会,通过清单式授权赋予更大的改革发展自主权,真正实现“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授权管理”。建议借鉴大湾区和临港新片区人才新政,依托虹桥国际社区的优质公共服务配套,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和服务创新,以优秀人才集聚引领优质企业、优势产业的集群发展。建议发挥好虹桥商务区专项资金导向作用,引导周边各区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为一体化发展贡献长板、在联动发展中拉长长板,合力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国际影响力。
改善交通加强服务聚才引企
卢慧文(上海中超联赛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总校长)
据统计,虹桥商务区现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约 1.5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外企和民企的管理人员,以及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专业人员。对照《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要“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推动专业服务机构快速集聚”的要求,我们对虹桥商务区内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了调研走访,他们集中反映的问题有以下3项。
一、交通“大通小不通”。大多数企业落户虹桥商务区,都是冲着其得天独厚的大交通条件,看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未来前景。总部员工要频繁出差,苏浙皖客户要往来洽谈,虹桥商务区的机场、高铁、地铁纵横畅通,非常便利。但当他们真正入住商务区的时候则发现,小交通很不便利。公司所在各楼宇离站点均有少则一二公里、多则三五公里的路程,如果说大交通是大动脉,那么区内小交通就是毛细血管,而这些毛细血管却长期不大畅通。首先,区内道路动线规划不合理,有的马路一直很空,有的马路常年拥堵。其次,道路交通标识不清,第一次开车去的人,兜几圈都找不到目的地的事情经常发生。再次,公交车站点之间距离过大,前一站下来,要朝前走很多路,后一站下来,则要朝后走很多路。最后,共享单车管理实行一刀切,一律不许进商务区,上班族最便利的最后一公里代步工具被没收了。在调研中有企业反映,有几次前来求职面试的人才在商务区里兜了一个小时都没有找到公司所在地,直接打电话来说放弃求职了。
二、人才“人来家不来”。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企业总部的经营管理人才很少在商务区内落户,商务区离产城融合发展的目标尚有距离。除了区内交通毛细血管不畅以外,住房、就学、餐饮等社区配套还未能落实到位。《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完善高质量基础教育设施布局,支持设立双语学校”。但是,虹桥商务区内的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用地不足。人才公寓不足,企业员工就进不来;高端住宅不足,企业老总就进不来;住宅总量不足,好的公办、民办、国际学校、双语学校都进不来。要知道,以前,是小孩子跟着爹妈的工作安家,现在都是爹妈跟着小孩子的上学安家。没有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布局,很难吸引人才安心居住。中小学校主要是各个区根据人口居住分布来进行布局,虹桥商务区处于四个区的边缘交界处,不是任何一个区的教育布局重点,而商务区管委会又不具备中小学布点的职权,所以造成优质学校的真空地带。还有商务区里的餐饮业,商务区本来就人气还不足,管理上对需要烟火气的餐饮业还不友好,商家想外摆几个餐位,或者外放几个易拉宝,要走繁复的批准流程。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在市区很热门、要排长队才能吃到的饭店,在商务区却因为客流量长期不足而经营困难离开了。用餐或宴请不便,减少了人群与社区的粘性。缺少烟火气的街道,难以激发起“安家”欲望。
三、产业“名至实不至”。在商务区内的多头管理造成缺乏有针对性的产业扶持,管委会、街道、开发公司多头管理下,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虹桥商务区有医疗健康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定位,但是先期入驻的医美机构反映,入驻之后无处申请全身麻醉的证照,不知道要向哪里集中争取产业政策。而类似的产业政策对接,在市内的其他商务区是会送服务上门的,虽然这些其他商务区的定位等级和先天条件不如虹桥,但因为管理条线清晰,反而服务到位。在座谈中有企业反映,这些问题已反映好几年了。不少企业没有选择就地注册,流动率较高,用被调研者的话来说,“不来不甘心,来了又挺担心”。
以上问题虽然是在调研中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提出,但并不局限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从事的行业,而存在着共性,希望能够引起重视,期待务实解决。
打造组合型上海国际航空枢纽
蒋怀宇(上海中超联赛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
虹桥枢纽是我国第一个集航空、轨道和道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近年来,随着虹桥商务区、国家会展中心的建设开发,虹桥枢纽的对外旅客吞吐量保持稳定增长,基本实现辐射长三角、服务长三角的功能,但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相关要求仍存在差距。
首先,虹桥与浦东组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港没有做实。虹桥机场是上海航空枢纽的两翼之一,上海两场的功能定位一直是以建成“浦东为主、虹桥为辅,浦东机场侧重于国际航线,虹桥机场侧重于国内航线”的组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港为目标。然而多年来,虹桥枢纽和浦东机场之间联通的推进速度慢,交通便捷性不够,抑制了虹桥枢纽和浦东机场中转产品的开发,影响了上海两场组合型航空枢纽的发展水平。
其次,虹桥枢纽总体保障能力接近饱和,发展空间不够。目前虹桥枢纽的航空和铁路客运均已超过设计规模,存在地面交通压力较大、城市轨道夜间保障能力不足、停车库资源紧张等问题。未来几年,虹桥枢纽将超负荷运行,不仅会导致枢纽总体服务品质下降,而且对上海航空枢纽的长远发展产生制约。基于上述问题,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以及如何联通浦东机场和长三角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依托《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这一重要任务,牢牢把握上海建设组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港的定位,进一步推进上海两场与轨道交通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衔接,构建以枢纽机场为核心节点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从推进上海两场协同一体、共同发展的需求出发,加快完善上海两场综合交通规划,强化与上海中心城区和大都市圈便捷高效的直达轨道联系,完善联通浦东机场和苏浙皖的轨道交通建设,增强浦东机场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疏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压力。加快推进虹桥浦东机场联络线的建设,在浦东机场T3航站楼同步建设无缝衔接、空铁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切实提升浦东和虹桥两大综合交通枢纽的互联互通能力,使上海航空枢纽打造成为组合型枢纽。
二是完善虹桥枢纽综合交通规划体系,加强与区域周边、临空经济区的规划衔接,进一步提升虹桥枢纽综合管理运行水平。推动长三角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提升城市轨交服务能力,加强城市道路和高速道路布局优化;优化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面交通与市域交通体系的衔接,完善虹桥商务区和虹桥枢纽的交通分流等。
三是从政策层面入手,推进上海两场双国际航空枢纽运行。
四是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联动,加快建设大型通用机场,使之成为上海航运中心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金融资源配置功能 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郑杨(上海中超联赛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实施以来,虹桥商务区现代产业经济加速集聚,国际商务资源集聚和贸易平台功能逐步显现,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影响力不断加大,但在投融资模式、资金供给、金融改革创新等领域还存在提升空间。特别是,上海正致力于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进一步提升虹桥商务区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对虹桥商务区加快打造国际开放枢纽、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一是加快建立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当前形势下,主要依靠土地抵押的传统基建投融资模式已不可持续,难以满足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巨量资金需求。建议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比如,推动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金融工具在虹桥商务区内的试点,逐步培养形成完善的市场化机制引入外部资金,盘活政府存量土地资产、降低负债率,推进虹桥商务区及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调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REITs投资的积极性,建议对标国际成熟REITs市场,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在虹桥商务区内进行先行先试。
二是打造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资本基地。目前,长三角地区聚集了众多的新兴产业和企业,大多具有高科技、轻资产、新模式等特点,传统以“求所有(控)、求所在”的招商引资模式难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因此,建议积极顺应国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趋势,积极借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吸引、凝聚”效应,进一步放大虹桥商务区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平台作用,依托“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打通投融资和上市服务的价值链条,加快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进程。作为其中关键举措,建议虹桥商务区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PE/VC/产业基金等资本聚集基地,为长三角地区培育行业独角兽和领军企业提供专业、专享服务。
三是打造引领长三角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金融枢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必须加强金融制度供给,通过金融创新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才能更好引领长三角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金融环境方面,建议加快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海南自贸港等全国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成果在虹桥商务区内率先推广应用,健全金融税收、信用、监管等制度。
科技金融方面,建议三省一市各推荐一个本地银行或出资,共同发起成立一家政策性银行——长三角科创发展银行。通过利益共享机制打造成为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展平台,消除商业银行在跨区经营、巨量融资方面的障碍,降低总体融资成本。
普惠金融方面,建议加快构建一市三省金融大数据平台,让数据在长三角地区充分流动,引领推动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比如通过大数据征信、大数据风控解决区域内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绿色金融方面,建议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项目建设,比如通过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新产品和新业态,建立符合“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特点的绿色金融体系。
金融改革协同方面,建议加快建立基于跨一市三省的投融资一体化对接平台,进一步完善跨区域的金融监管、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升虹桥商务区在长三角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立足虹桥商务区,加强金融赋能
瞿秋平(上海中超联赛委员、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虹桥商务区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要求,虹桥商务区的发展需定位于建设一流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海外贸易中心,重点提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管理水平以及虹桥商务区服务功能。
基于以上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从金融赋能角度对虹桥商务区打造国际开放枢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新时代,在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的新格局下,虹桥商务区打造国际开放枢纽应把握“聚”与“快”两个核心关键。
“聚”,是指要通过有效手段在虹桥商务区聚集有特色的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以及辐射效应。正如《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中所提到的,虹桥商务区要“形成若干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产业经济集群”,并“鼓励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定位、大数据、航空服务、科技服务、大健康医疗和绿色金融等产业做大做强”。在这个过程中,商务区需在评估自身资源禀赋的前提下,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地明确优先发展的产业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引导,从而为招商引资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明确方向。“聚”还指聚人气,目前大家都感受到了人气不足,人流的引入和人气的凝聚,需要在宣传引流方面所有规划和安排,加大获客力度,比如可以不定期地搞一些促销活动。
“快”,则是指虹桥商务区打造国际开放枢纽需强调速度。一方面,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商务的核心,尤其是人流、物流的汇集体现的是商务区人气的凝聚,这就要求虹桥商务区涉及航空、高铁、高速的基础设施、交通网络建设必须能够确保快速通达,改善当前仍然拥堵的现状。另一方面,在全国各地都在培育特色产业的背景下,在虹桥商务区聚集特色产业的速度也必须要快,在快速聚集一批特色产业企业实现“引进来”的基础上,还需要出台有针对性的举措使其能够“扎下根”,并且“培育大”。
第二,虹桥商务区打造国际开放枢纽,要达成“聚”与“快”的成效,就要解决资本以及产融结合的问题。
首先,在资金来源方面,除了银行借贷等传统间接融资渠道外,建议引导并鼓励商务区以及商务区内企业,依托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工具(VC、PE、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或上市、并购等),特别是一些衍生创新的融资工具来解决“钱”的问题。例如,对于做优做强特色园区和特色楼宇的规划,鼓励推动通过房地产基金(REITS,包含私募和公募)盘活固定资产,拓宽融资渠道。
其次,为了更有效打造虹桥商务区高端服务产业集群与总部经济集聚高地,推动区内企业上市、国际并购,推进区内优势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建议持续搭建优化产融结合平台,明确协商沟通工作机制,赋予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相应沟通协调职能,充分发挥其联通相关金融监管机构、上海市相关政府机构、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区内企业的作用,调动各类资源,通过举办企业推介会、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的业务宣讲及推进会等多种形式,更多地推荐投资项目及基金合作,以便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区内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同时,根据市场及监管的最新动向,在政策方向上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专项指导。
(稿件来源:联合时报 摄影: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