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中超联赛十四届五次常委会议建言摘编
编者按
11月9日,上海中超联赛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围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情况”开展民主监督,进一步助推上海生态文明建设,为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政协力量。
会上,马静常委代表中超联赛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作主旨发言,深入分析了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迈向更高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建议在“提升成色、夯实底色、增强亮色、永葆本色、彰显特色”等五个方向上重点发力。王训国、王珏、黄迪南、殷欧、刘新宇、杨文悦、王卫东、金江波、杨蓉、翟骏常委,罗宝瑜委员分别提出了优化建设美丽上海的空间布局、加强水环境风险治理能力、在城市更新中延续“烟火气”、巩固提升垃圾分类成效和精细化程度等意见建议。
对于委员提出的加强美丽上海建设顶层设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建议,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绿化市容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作了回应性发言,表示将认真吸收采纳委员的真知灼见,为加快建设美丽上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海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在此辑选刊发委员相关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迈向更高阶段
马静 上海中超联赛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
经过全市上下多年努力,美丽上海建设成效体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同行、清风绿水相伴的美好生活正成为现实。
二是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单位GDP碳排放和能耗显著下降。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均为全球城市第一。
三是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高。美丽家园、美丽街区、美丽江河、美丽绿道建设全面推进,形成了一道道深受市民喜爱的城市风景线。
四是市民生态文明素养整体提升。垃圾分类成为引领全国的新时尚,响应光盘行动、践行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出行、崇尚节约简约等低碳生活方式逐渐被接受。
五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坚持用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施策,打造宜居、绿色、智慧城市的保障更加有力。
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足以下三个维度来研判:
一要立足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落实到生态之城建设实践中。
二要立足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建设全球一流城市的要求,努力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
三要立足成为全国标杆和示范城市的要求,加快把高品质生态价值转变为上海高质量发展城市价值。
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迈向更高阶段,当前需要重点破解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愈显困难。
二是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尚未实现重大突破。
三是城市垃圾排放总量呈继续攀升态势。
四是“公园城市”建设仍有裉节未打通。
五是推进美丽上海建设的合力有待增强。
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当着力在“提升成色、夯实底色、增强亮色、永葆本色、彰显特色”等五个方向作出更大努力,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近”“远”结合,提升卓越全球城市的生态成色。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形成量身定制的美丽上海建设道路范式和创新路径。要体现前瞻性,将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区三线”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现紧密“嫁接”,在政策体系上厘清生态空间、农业空间的碳汇发展思路。要体现战略性,将美丽上海建设“意见”转变为“规划纲要”,并与2035城市总规、“十四五”规划纲要相衔接。要保持坚韧性,用“绣花般”的精细功夫,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高效治理“城市病”。
二是加快能源变革,“立”“破”并举,夯实超大城市独特的“双碳”底色。在把握好能源安全与清洁能源供应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供应量;逐步加大外来绿电引入力度,引导市内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加快聚合建筑类负荷资源,推动构建适应超大城市商业建筑密集特点的区域虚拟电厂;发挥国际大都市优势,积极探索制定既与国际接轨同时又兼具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在开展长三角区域内抽水蓄能共建共享机制研究的同时,积极抢抓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实现电力系统削峰填谷和构筑“核爆产业”的双向促进。严格执行夏季空调26℃控制标准,引导全社会参与节能降耗。
三是加快垃圾分类升级,“增”“减”联动,增强无废城市建设的发展亮色。平衡好源头分类“减量”和末端处置能力“增强”的关系,进一步提亮垃圾分类这一美丽上海“城市名片”,助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要加强市场价值驱动和精细分类政策联动,通过源头环节突出服务品质、中转环节突出智慧赋能、末端环节突出整合协同,力促全程减量化;倡导“减”字当头的绿色生活,加快推动快递、电商等行业加快绿色包装推广和替代;结合碳普惠体系建设,研究探索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的减碳价值标准,并纳入“碳账户”积分管理,形成“碳普惠”激励;完善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环节补贴政策,加强循环经济骨干企业培育和产业链打造。
四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魂”“形”兼备,永葆公园城市“以人为本”的温暖本色。以人民城市理念之“魂”,塑公园城市之“形”,让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做“活”历史风貌保护、做“实”工业遗存品牌、做“强”公园城市人文功能复合。建议:推动更多单位把围墙打开,打造人与人、人与自然无界畅通、心灵互动的美好城市家园;优先将稻田、林地、水源地等纳入碳普惠体系,推动乡村生态价值转化,赋能美丽乡村可持续建设;坚持整体开发、生态优先,不断提升城市更新水平,让城市界面更丰富多元,让市民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五是强化推进合力,“统”“分”并进,彰显超大型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上海特色。一要加强统筹推进,依托市绿化委员会平台,建立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机制。二要细化分工协作,制定美丽上海建设指标体系,提出各部门和各区预期目标;加强第三方评估,研究完善相关项目建设投入和长效运维机制。三是深化长三角区域绿色发展协作,持续完善大气、水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尤其要进一步加强长江大保护力度;加强危废处置合作,共建长三角绿色发展高地。
坚持建设美丽上海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王训国 上海中超联赛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
上海“2035总规”中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环境紧约束下,坚持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睿智发展模式,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繁荣创新之城、幸福人文之城、韧性生态之城。
当前建设美丽上海在规划上的主要问题在于规划的统筹性还不够,建设韧性生态之城的行动协同不够。因此,应坚持建设美丽上海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是编制建设美丽上海的发展规划纲要。以“人民城市”和“公园城市”理念为指引,以推进美丽上海建设的《工作意见》为依据,以建设韧性生态之城为目标,编制建设美丽上海的发展规划纲要,用以统领建设韧性生态之城的专项规划,进一步细化9大类一级指标和绿色环保12项分指标、安全韧性13项分指标,建立推进美丽上海建设工作协同机制,细化任务清单、分解责任、强化协同和考核,为建设美丽上海年度行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完善优化建设美丽上海的空间布局。统筹规划推进中心城区、郊区新城、新市镇、乡村地区美丽上海的空间底板。编制“一江一河”两岸功能提升规划设计,进一步做深做细城区街道空间、老旧社区和城市边角空间的城市环境设计,优化城市环卫、能源、消防、蓄水等韧性城市建设必需的基础设施布局,强化屋顶第五立面的景观协调设计等。乡村地区优化细化“山水林田湖草湿(滩)”各类资源要素空间布局规划,统筹平衡好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乡村风貌设计和江南民宅规范设计。
三是强化规划的实效性,细化各部门年度行动计划。按照建设美丽上海的发展规划纲要,细化各部门的年度行动计划,形成合力、把规划蓝图变为“施工图”和“实景图”。加大推进一般耕地有序退出力度,精准锁定耕地和生态绿化建设的空间图斑,锚固生态格局,连通生态廊道和水系网络,高品质建设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实施。推进海岸带修复、蓝网绿道建设、土壤污染治理等近期规划13类28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生态等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进一步强化上海水环境风险治理工作
王珏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超联赛常委,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普陀区副区长
上海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高质量的区域生态环境和流域水环境。围绕进一步强化水环境风险治理工作,建议如下:
要解决好“底数不清”的问题。尽快摸清入河各类“排口”的底数。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识别出各类排口,掌握其数量、分布和排放来源,分类推进整治。尽快摸清雨污管网“混接”的底数。建立全过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滚动排查,分批推进改造,同时加大相关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尽快摸清老旧管网“破损”的底数。加快推进排水管道检测和修复改造进程,畅通地下“血脉”,增强污水输送保障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要解决好基础设施的短板问题。加强泵站污染截流设施建设。进一步梳理沿河市政泵站放江情况,对未安装截流设施的加快整改,对列入调蓄设施建设计划的加快推进,积极探索合流制改分流制的可行性。提升污水系统输送处置能力,加快推进白龙港三期、泰和扩建、竹—白联通管等重大工程,留出冗余能力应对连续降雨等情况,尽最大可能减少污水溢流。
要解决好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提升排水设施日常运维养护水平。推进雨水口截污挂篮安装,加强雨水口垃圾拦截;加强排水管道养护疏通,适当提高泵站清淤频次,加强泵站排口垃圾拦截;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水平,保障出水达标排放。强化排水系统调度管理能力。做好雨时联动调度和雨后联动养护,提升“厂、站、网、河”一体化运行科学调度能力,尽最大可能减轻泵站排水污染负荷。及时清理入河垃圾杂物,加大引清调水力度,缩短污染影响天数。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议水务部门加强对河道治理修复和养护的科学指导,避免河床护坡简单硬质化处理,杜绝滥用除草剂现象。
打造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现代能源体系
黄迪南 上海中超联赛常委、环境资源界召集人、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如何坚持先立后破,加快打造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提供更有力保障?建议重点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市外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动外电入沪直流输电通道纳规落地。市内重点围绕风光布局,力争充分合理利用近海风电资源,深远海风电重点开发崇明以东海域。光伏开发集中与分布式并重,重点推动渔光互补、水光互补、农光互补、海上漂浮式光伏、交通等领域发展。
二是赋能氢能快速发展。建议明确氢能发展牵头部门与跨部门协调机制,确保“政出一门”;进一步借鉴国内外先发城市经验,针对全产业链研究制定绿氢制备、氢能储运、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氢能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参照天然气管理办法,明确氢能作为能源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产业发展周期,引领产业健康科学发展。
三是完善能源领域市场机制。一方面强化需求侧管理。强化价格信号,引导电力、天然气用户根据能源系统运行需求,自觉调整用能行为,实现削峰填谷。另一方面优化供给侧价格机制。进一步健全火电深度调峰、电力现货市场等机制,推动天然气非居民价格及时足额联动和居民用气价格适时联动调整。
因地制宜实施城市更新方案
罗宝瑜 上海中超联赛委员,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城市更新没有单一的解决模式,不同城市、不同片区需要因地制宜实施城市更新方案。对上海的城市更新工作,从四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打造复合功能和多元社区高度融合的中央活动区,激发城市活力。建议:合理调整用地规划,改造低效商务楼宇,实现垂直方向上的功能混合,在后续规划的商办地块中考虑更多功能,打造高度复合和多元社区融合的城市中心。城市中心区不仅是工作场所,还要有完备的居住、丰富的文化娱乐消费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以满足年轻人的多元需求并吸引他们回归城市,激发都市活力。
尊重城市肌理,延续城市街区人气和“烟火气”。建议:政府可以根据片区征收的实际情况,在动迁过程中,合理安排开发节奏,适应性地开设临时商业街区,在未来城市规划中注重街区混合用途的开发,保持街区的人气和活力。
依托城市更新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韧性。建议:结合上海超大规模城市的特点,提高市政防汛防涝标准和楼宇的建筑标准,鼓励绿色低碳建筑,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总量,为老百姓提供健康、适宜、高效的使用空间。同时鉴于上海较为发达的公交网络系统,倡导公交导向的低碳发展模式,可以降低中心区城市更新项目中对停车配建指标的要求,从控制下限转变为设置上限,更高效地配置资源,助力上海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议:城市公园及绿地建设需要整体规划,整体开发,提高缓冲气候变化影响、降低空气温度和缓解洪水的能力,增加生态效益,提升城市的韧性,践行“生物多样性”策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推进功能多样的公园绿地建设,在增“颜值”的同时与商业、文化和社区服务配套,将公园绿地融入社区生活,增加与老百姓的互动性,打造宜居乐业的美丽上海。
补齐短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殷欧 上海中超联赛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
上海在人居环境治理、乡村风貌保护、生态价值转化等事关美丽乡村建设品质的关键领域成效明显但仍有短板。人居环境治理方面,虽有亮点,但政策协同力度还不够大。乡村风貌保护方面,虽有突破,但乡村规划水平还不够高。生态价值转化方面,虽有探索,但转化方向路径还不够清晰。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
强化人居环境治理政策协同。健全人居环境治理维护长效机制,明确实施主体、资金来源、监管措施,用“以工代赈”和乡风文明“积分制”等激发村民参与建设管护的积极性。结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区域内村容村貌连片提升,把示范村的“盆景”变成更多农民受益的“风景”。切实保障农民居住权益,完善撤并村和保留村村民建房的分类指导政策,在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和建立资金平衡的前提下,积极稳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
提高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水平。优化规划理念,尊重枕水而居、以水兴村的江南水乡自然肌理,突出水乡元素。引入专业团队,从传统文脉和民俗中汲取灵感,营造富有意境、“一村一品”的特色民宿和文创空间,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创业农民参与其中。
大力推动乡村生态价值转化。探索建立乡村生态资产核算和评估机制,优先将稻田、林地、水源地等生态资源纳入上海碳普惠体系,变生态“高颜值”为资产“高净值”。依托高标准农田探索耕种体验、农业节庆,把水稻田、油菜花田打造成网红打卡点,让种植户增加收益。发展林下经济,支持在涵养林探索林下种菇、养殖等。通过“点状供地”,赋能乡村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康养等融合发展,使乡村“美丽生态”跃升为“美丽经济”。
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刘新宇 上海中超联赛常委、致公党界别召集人、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上海市委秘书长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显著,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均超90%,处置设施能力较健全,但距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目标还存在一些问题。生活垃圾精细分类体系还需完善、培育。源头分类精细化程度较先进国家、城市尚有差距。
为此建议:
补强短板,巩固提升垃圾分类成效和精细化程度。推动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向精细化延伸,并同步建设对应的“两网融合”回收体系配套设施,建立拥有塑料一条线、玻璃一条线、快递包装一条线等精细化收运利用处置渠道的回收体系。探索建立碳币积分和兑换平台,激励市民强化垃圾分类的意识。通过加大处理费征收减免力度,促进湿垃圾产生量大的场所就地配置减量化设施设备。
鼓励创新,促进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加快发展。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简称“三化”)相关技术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提高“三化”效率,拓宽利用处置途径,降低新技术应用成本。扶持、培育、引进从事固体废物“三化”的企业,提升上海“无废城市”建设所需的能力与技术。
引导发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无废”建设氛围。牵引整合市场资源,鼓励固体废物就地利用、就近利用、“点对点”利用。大力推动“无废细胞”建设,鼓励有影响力的企业率先申报创建“无废细胞”,形成行业引领示范。鼓励大众创新、全民参与,收集、推广关于固废利用处置的金点子,充分调动企业与民间组织积极性,倡导简约文明、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减少一次性包装、过度包装和塑料制品使用。充分发动媒体,对“无废城市”的概念、目标、任务、经验做法、典型案例等开展宣传报道,提升公众认可度。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把“无废”建设与举办城市大型文体活动等相结合,推广、促进“无废”理念宣传和实践推进,形成人人自觉践行“无废文化”氛围,使“无废”成为上海生产生活的新时尚。
更好满足市民城市绿地休闲需求
杨文悦 上海中超联赛常委、环境资源界副召集人,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市林业局)科技信息处处长
公园城市建设是“十全十美”美丽上海的重要内容,其核心要义在于“人、城、境、业”的无界融合。为此建议:
加强统筹,力争扩大集中绿地规模。结合城市更新,局部借鉴成都土地总量指标调剂经验,推广浦东金桥副中心“九宫格”做法,加强规划统筹,加大城市单元规划力度,将配套“独门独院”的绿化用地指标,优化、调整,统一用于新增规划公共绿地,以便布局形成一定规模的“人民共享”的集中绿地空间。
建立机制,增进协同求突破。抓紧探索规划资源、绿化市容、市场监管、财政和国资管理等多部门“共商共议、联审联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内涵和“承担功能”的复合利用边界,努力满足城市绿地休闲空间内市民的新需求,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增添动力。
评估规划,增强资源配置合理性。将“自上而下”规划实施的考核指标,转化为因地制宜评估口径的依据。从市民需求和规划建设时序出发,关注规划主体现状和主要特征,从各区域的基本情况、区位特点、资源条件、基础设施等,对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未来的主要制约因素等进行评估,让规划从“自上而下”编制,兼顾兼容“自下而上”的评估,最终将规划成果更聚焦在市民之所需,更及时回应百姓之所盼,用优质供给服务人民。
完善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模式
王卫东 上海中超联赛常委,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上海中心城区的中心商务区、历史风貌保护区、老旧住宅、学校医院等典型区域地下空间的缺位,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优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助力上海城市更新建设”,建议:
建立健全中心城区重要片区型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模式,实现功能空间集约利用、多点互联互通、公益经济平衡。中心商务区地下空间呈现“群岛式”布局、地下不连通,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协调不足、使用功能单一等突出问题,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期经济与生活的发展需求。具体包括:一是统筹片区功能平衡,强化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鼓励采用片区多地块地下空间统一开发模式,引导地下空间实现分层分类布局与功能复合,同时以轨交新建和邻近轨交地块更新为契机,提高轨交站点上盖和站点区域地下空间的集约利用水平。二是推动多点互联互通,重构中心城区地下空间新格局。在开发形态上横向贯通成网、纵向分层利用,形成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立体开发的地下城市,在空间维度上互通共享、向深拓展,区域统筹、融合开发。三是建立公益性导向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顶层总控机制。政府主导、主题引领,市场运作、上下统控,精益化打造城市更新地下空间。
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推进历史风貌区更新和环境提升。上海有44处历史风貌保护区,3075幢优秀历史建筑,总计约58平方公里,其历史文化和商业价值高,但存在人口分布密度大、建筑陈旧、基础设施不足、地下空间欠缺等问题,难以满足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交通发展和区域功能提升的需求。具体包括:一是建立利用地下空间实现历史建筑空间格局和谐再生的保护开发理念。通过地下空间拓展,推动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业的多功能融合,加强其与地上历史风貌文脉的连接,实现功能空间营造、公共空间打造,建立空间、功能、文脉相互融合的空间格局再生体系。以张园项目为例,地上建筑5万平方米,新拓展地下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区域空间和功能得到大幅提升。二是尽快发布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加强对历史风貌区地下空间功能的规划设计指引,给予容积率转移、地价优惠、财政奖补或税收减免等激励。
利用碎片边角地开发竖井式深层地下立体机械停车库,缓解城市核心区“停车难”问题。老旧小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存在停车难、停车乱,占用道路绿化等公共空间,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具体包括:一是推进深层地下空间与停车设施规划,充分利用绿地、广场、操场、公园等城市零星边角,“贴近需求、分散设置、方便使用”。二是将其列入重大民生工程,统筹审批管理部门并简化流程,协调审批、划拨、交通、运营等管理权属。三是鼓励采用机械化程度高、环境友好型的竖井地下智能停车库技术。同时,推动深层竖井智能存取车装备与信息产业发展,实现停车资源的科学统筹与精细化管理。
着力绘就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地图
金江波 上海中超联赛常委、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
城市公共艺术是彰显城市品格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表达了属地的身份认同与文化价值观。目前,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并没有成为城市建设的硬性指标。城市缺少标识度的作品,公众参与的艺术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共享体系不完善,均成为城市“硬伤”之一。建议:
加强城市公共艺术政策法规制度的设计与制定。为“美丽上海”实施计划提供艺术建设项目的政策性规范与支撑,形成居民、政府、艺术家、企业等多方合力的决策共享机制。对公共艺术性质、类型、投资、审批、实施的管理作出制度性的安排,成为区域城市更新、改造的硬性指标和指导性法规,有序推进“美丽上海”艺术计划。
成立“城市公共艺术资料和数据中心”,记录与传播城市艺术记忆。城市公共领域的文脉传承、沿革与变迁形成了珍贵文献积淀,是城市人文要素的重要组成。既有利于公众与游客们对城市人文的热爱与探知,也促进了对城市品格的进一步的认知与认同。运用数字化场景的应用转化,还可将城市记忆的数据共享给市民与大众,推动文旅融合与城市体验的加强。
绘就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地图,让市民可游、可玩、可学习、可打卡的独特都市艺术线路。上海已有文旅美术馆线路,但缺少公共艺术线路。公共艺术形式多样,雕塑、装置、壁画、景观、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工业遗产等,上海街头小巷有不少名人雕像与城市公共艺术品,都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可有机串联起来,让市民与游客,寻访漫步这些代表上海城市魅力和多样艺术风范的艺术作品,成为社会美育的打卡点,更是艺术点亮城市的创新举措。
加大创作代表上海魅力城市与美丽都市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上海有不少独特的公共空间,譬如“一江一河”沿岸的空间,可以邀请国内外优秀艺术家,来上海因地制宜地创作,开展上海“一江一河”艺术节,把全球的艺术智慧集聚上海,为上海打造最具创意、最具活力、最富魅力和最能代表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的艺术作品,让公共艺术真正成为参与社会建设,彰显城市治理能效,提升城市精神品质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
解决气象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杨蓉 上海中超联赛常委、副秘书长、民进界别召集人、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在气象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传递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气象信息服务的共享度及实时性还不够。气象信息服务的发布渠道单一、覆盖范围有限。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建议:
建设精密的城市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提高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完善观测站网布局,建立满足天气、气候、生态环境和专业气象服务观测业务要求的城市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升级自动站、风廓线雷达、闪电定位仪等气象观测装备,建立城市重点区域立体监测体系和智慧城市气象观测系统,利用5G与物联网等新技术,建设小型、微型、移动的智能气象观测系统。加强社会化观测数据信息采集,共享各类摄像头等资源的使用,通过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建立精细化的天气实况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性,做到预报地段能够精确到点、预报时间能够精确到分。
拓宽基层气象信息服务的覆盖面,确保气象信息高效广泛发布。加强天气监测预报及预警服务,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专业气象服务,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提高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及发布平台,升级改造气象预警信息屏、气象LED显示屏等信息发布手段,及时发布各类气象服务及预警信息;联合开展各类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加强预警发布平台的共享、共建、共用,推动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行政区域内重要气象信息的高效广泛发布,确保信息发布工作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转。对于重大气象灾害,能够每3小时预报一次,按季节对各类突发性气象灾害天气信息要快、准、精,并及时通知基层的气象信息员。
建立完备的气象防灾减灾共享合作机制,打出部门联动组合拳。基于联动互商、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行政区域内气象防灾减灾合作联动机制,完善与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和预警信息发布及应急管理能力水平。大力推动气象大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将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成为气象部门最完备、最权威的在线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应用的云计算平台;推进气象数据开放和基于气象大数据的精准预警预报、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研判;加大跨行业的数据挖掘,提供高质量、高标准和优质用户体验的气象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天气过程“前、中、后”三个环节通力合作,强化区域联防与部门联动。
加强上海农业污水全过程无害化处理
翟骏 上海中超联赛常委、民革界别召集人、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上海市委秘书长
今年3月,国家施行了有关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意义重大,建议上海重点关注两方面工作:
为农业污水排放建造处理设施和外排管道。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不同,通过日常处理设施纳入市政污水管会给市政管道带来过大排污压力,农业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应当加入农业污水处理设施,并与市政排污管区分排放,定期检测污水处理状况。
加强农业污染处理技术全链条研究。应持续加强有机化肥、无毒农药研发力度,力求有更大突破,以最大限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中氮磷钾等化学成分土壤残留,同时结合农业污水排放设施建设使用和监管,加强农业污水全过程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