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提振信心 激发消费内生潜力——上海中超联赛“释放内需潜力的思路举措”课题调研报告(辑选)
阅读提示
■按照《上海中超联赛2023年度协商计划》和《上海中超联赛2023年度议政调研计划》,2023年4月26日,中超联赛十四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围绕“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巩固和放大经济向稳向好态势”议题开展专题协商议政。这一议题是按照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求、市政府年度工作要求,根据中超联赛年度协商计划选定,特别是考虑到三年疫情冲击,叠加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消费信心亟待提振,有必要通过政协委员高质量协商议政,助推上海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贡献智慧和力量。此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由中超联赛经济和金融委员会牵头承办,成立了“释放内需潜力的思路举措”重点课题调研组开展相关调研。
■重点课题调研组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通报情况。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和市文化旅游局等部门通报情况,重点围绕充分释放内需总体情况、释放内需支持政策、产业创新及转型等方面进行深入互动。深入一线密集调研。调研组集中力量,高频密集地组织开展多个板块深入调研,先后围绕传统百货转型线上、民营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文旅消费、时尚消费、重点区域领跑等开展实地调研。取长补短,虚心向兄弟省市学习。针对实地调研考察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采取书面调研方式,向北京市、广东省相关部门了解相关情况。还专程赴重庆市、四川省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提振内需、促进消费的经验做法,取长补短,开拓思维。依托专家学者,提供专业支持。调研过程中,调研组高度重视发挥智囊专家作用,每个板块的实地调研及座谈交流都邀请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参与。中超联赛十四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后,“释放内需潜力的思路举措”重点课题调研组进行了补充调研,在深入调研和仔细分析研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报告建议,要依托浦东引领区、自贸区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优势,抢抓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大机遇,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一是要优化居民收入结构,壮大消费内生潜力;二是要优化政策供给,托住大宗消费“基本盘”。要坚持“房住不炒”,优化住房市场政策供给;三是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激发市场活力;四是要提振市场信心,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五是要提升政策知晓度,优化政策实施效果。
上海释放内需潜力取得初步成效
2022年,上海先后制定出台抗疫助企“21条”、经济恢复重振“50条”、稳增长“22条”三轮助企纾困稳增长综合性政策,2023年又推出一系列促投资、扩需求、稳增长、助发展的有力措施,政策“组合拳”逐步修复市场信心,有力带动内需潜力释放。
(一)消费市场复苏展现强劲韧性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回暖。二是主要行业和商品恢复增长。三是电子商务、网络购物逆势增长。
(二)新业态新模式助推消费增量
一是首发经济稳步发展。二是退税消费呈现高速增长。三是“潮消费”、直播经济等规模不断扩大。四是重大消费节庆活动持续打造消费新热点。
(三)服务消费回升激发新动能
一是国际旅游度假区消费复苏强劲。二是文旅市场快速恢复。三是会展业加快恢复重振。
(四)固定资产投资复苏势头良好
一是重大工程建设进度加快,牵引效应显现;二是项目储备充足,发展后劲增强。
上海充分释放内需面临的问题和短板
(一)消费后劲不足
消费意愿下降。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目前收入与就业数据较疲软,预防式储蓄难以转化。
消费供给不够丰富。一是高端文旅消费设施供给不足,亟待增加。全市商业综合体商铺空置率17.6%,同时,文旅消费设施与需求相比明显不足,博物馆、专业剧院和音乐厅等城市文化消费设施数量不足,文化演出市场的发展规模与市场成熟度较低。二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供给不足。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供给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要补,高端消费外流问题需要重视。
(二)大宗消费“基本盘”不稳
住房消费需求不足,一二手房市场分化。一是市场成交复苏势头仍需巩固。二是新房供给的户型结构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三是调控政策未及时优化。
汽车消费需求不足,本地车企承受市场压力。一是汽车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一方面,受到车企价格战以及国六B标准切换影响,消费者购车需求被延后;另一方面,车牌拍卖门槛高、停车难等因素,也抑制了购车需求的进一步释放。二是本地车企承受巨大市场压力。
(三)消费市场活力不足
消费集聚力不高。地标性、国际化的商圈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上海商圈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产业联动能力不强。会商文体旅健等产业联动发展面临“机制不畅、保障不强”等障碍。一是联动协调机制不畅。会商文体旅健产业联动发展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多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上海虽然已制定产业联动相关政策,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行政壁垒的存在,产业联动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阻力和障碍。二是服务调控保障不强。会商文体旅健产业联动发展需要确保资金、设施、人力资源等要素到位,才能真正形成合力。但在实际推动过程中资金供给、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引进等方面保障能力有所欠缺,导致政策成效不能充分发挥。
(四)投资拉动效应减弱
企业投资有所复苏,投资意愿仍趋于谨慎。2023年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复苏态势,但不少企业整体经营策略仍是“慎投资、保现金流”。
投资对就业、收入的乘数效应减弱。
(五)政策宣贯有待优化
企业、居民在获取释放内需潜力政策信息的便利性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政策发布渠道零散。由于缺乏发布的集合端口,使企业、居民查找政策信息时不够便利。二是政策信息内容笼统。一些政策发布内容中不包含具体实施细则和落实部门,使企业、居民难以全面掌握信息。三是政策解读缺少“干货”。一些政策解读偏重宣传,对政策准入条件、操作流程等关键信息的解读不够明了。
释放内需潜力的思路与举措
加快推进上海充分释放内需潜力,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依托浦东引领区、自贸区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优势,抢抓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大机遇,顺势而为。
(一)优化居民收入结构,壮大消费内生潜力
扩大就业容量。一是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制度环境。以存量更新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批低成本、特色化的创业空间载体。加大对各类创业活动的政策支持,优化对不同群体创业的精准服务。推进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二是加大扶持吸纳就业多的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用好稳岗扩岗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工具,鼓励支持企业吸纳更多就业。
保障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中低收入阶层具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对释放消费潜力效果更为明显。要认真研究适度提高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可行性。
提高各类临时性补贴。保障困难人员基本生活,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做好失业保险金、代缴医疗保险费等待遇发放;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失业人员及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刺激引导居民短期消费,适度提高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的消费补贴,发放文旅、体育、健康等服务领域消费券。
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高度关注2022年理财产品大规模赎回、居民预防性储蓄巨量增加的影响,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防范,提升金融财富管理能力,增强金融消费信心和能力。一是加强金融科技赋能,鼓励证券金融机构持续加强金融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为居民提供财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鼓励发展买方投顾服务,优化理财产品申购赎回机制,增强居民理财投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三是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鼓励证券金融机构探索以更简洁直观地展示产品风险收益状况,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减小投资者心理预期的落差。
(二)优化政策供给,托住大宗消费“基本盘”
住房、汽车在消费支出中占比高,上下游产业链长,稳经济、带动就业能力强。住房消费虽未纳入社零统计,但上下游供应链的相关产品纳入社零统计。住房、汽车消费是释放消费需求潜力的“基本盘”。
坚持“房住不炒”,优化住房市场政策供给。要倾听市场呼声,处理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更有针对性地优化住房市场政策。一是精准优化现有调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加强政策调整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精准优化现有调控政策。限购政策方面,对于需要人口导入、住宅库存总量高、存销比时间长的片区,考虑阶段性地调整限购条件。例如,认真研究非上海户籍家庭限购条件可从社保5年放宽至1—3年的可行性;对符合上海特别紧缺人才条件的非本地户籍单身,研究取消首套房购房限制的可行性。限贷政策方面,针对特别紧缺人才、重点发展区域,研究有条件放松“认房又认贷”政策的可行性,对于符合购房条件已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该套住房贷款的家庭,研究申请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银行可按首套房贷款标准执行的可行性;对普通住宅认定标准,认真研究相关标准设定的可行性。二是提升二手房市场活跃度。合理下调二手房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深入研究适度降低二手房购置税费的可行性,缩小同购置新房间的税负差异。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扩大二手房市场潜在客源。三是优化新房供给的户型结构。深入研究在主城区不再设置中小户型比例要求,由开发主体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定户型比例,在非主城区根据不同片区的特点,差异化设置中小户型比例的可行性。
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车市健康发展。要深入研析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政策供给,在针对性和有效性上加强衔接,实现全市汽车消费的整体回暖。同时,要增强研发质效,加快创新转型,显著提升本地车企在新领域、新赛道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一是强化政策持续性和效果性。兼顾仍有大批库存和产能的燃油车,在燃油国标转换中,适当延长“国六A”车型销售期,认真研究扩大购置税补贴范围的可行性。二是释放置换消费与刺激新增消费相结合。对燃油汽车置换辅以差异化补贴;研究适度增加燃油车牌照额度的可行性,推动“无车家庭”“不满足车牌竞拍要求的个人”等潜在群体释放消费需求。三是优化汽车使用管理。按全周期全场景系统深入挖掘汽车消费全链条,降低汽车消费的全周期成本。在购车环节,对新能源车“三电”系统质量、全周期服务、用户隐私数据等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在用车环节,分时段分费率开放部分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空间,主动开放、充分用好交通出行大数据,在疏通车流、便利停车、接驳最后一百米、发放消费券等方面,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施策。四是引领消费想象,创造需求增量。在郊野地区和低峰时段,提供汽车露天电影院、公路旅行露营等关联服务。及时推进新型路网、充电换电、储氢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补齐农村地区新能源基础设施短板。五是维护汽车消费竞争环境。纠正汽车促销中的不正当竞争,合规有序推出扶持政策,引导行业支持政策从财政扶持为主转向综合营商环境优化为主。
(三)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激发市场活力
不断提高消费集聚力。一是搭建世界级消费核心承载区。构建引领时尚消费潮流、云集国内外精品、吸引全球消费客群的世界级消费核心承载区;放大进博会、时装周、旅游节、购物节等对资源的组织聚合功能。二是切实落实好浦东引领区、自贸区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聚焦外高桥、虹桥、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依托上海老字号品牌馆二期建设,持续深化老字号改革创新,培育消费新品牌。三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会商文体旅健”统筹联动,构筑多行业联动融合的消费生态体系。
提升消费供给丰富度。一是直面市场需求和群众关切,着力打通一批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推动产业体系加快优化升级,优质产品有效供给不断增强,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形成良性循环。二是鼓励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强自有品牌建设,挖掘壮大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创建国家级绿色商场,拓展绿色消费应用场景。三是围绕品牌标识度、时尚引领度和业态丰富度,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品牌首选地、新品首发地和潮流风向标。建设品牌载体,打造南京西路、陆家嘴等世界级地标商圈,张江、前滩等区域特色商圈及滨江沿线首发地标。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认和贸易便利化,力争实现“零时差”“全球购”。赋能品牌创新,争取跨境专业服务率先开放,推动商旅文体展等外资品牌进场。
增强消费联动性。一是促进“会商文体旅健”联动,构筑联动融合的生态体系。提炼上海各类文旅的品牌内涵,形成有主题性、独特性、引爆性、符号性、创新性的文旅IP。加大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用地指标、信贷、融资、税费等支持力度,降低项目准入门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强化整合营销与产品推广,形成一批网红游线、打卡点、爆款美食、文创产业等,与上海夜间经济、娱乐休闲、会展赛事等实现有效衔接,打造可阅读、有品位、旺消费的沉浸式体验国际文化消费区,从而引领持久性消费,更好彰显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活力和魅力。二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娱乐文旅、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各领域深入融合,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慧养老、智慧家政、数字文化、智能体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托育”、“互联网+家装”等消费新业态,为智能化终端产品持续演进迭代开拓市场渠道。
(四)提振市场信心,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重点提振民营企业信心。2022年,民营企业贡献了上海全市约四分之一的GDP、超30%的税收收入以及超40%的招工人数,对于释放内需潜力发挥重要作用,要保障其公平机会,推动民营经济立法,让企业家敢投资、愿投资、想投资。一是尽快推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立法,为民营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制度环境,最大限度降低民营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二是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鼓励担保机构加大为民企融资,特别是发债,提供增信支持。支持民企以应收账款、特许经营权等发行各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对核心企业应付账款规范管理,加大对拖欠上下游企业账款行为打击力度,切实保障民企权益。依托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拓宽民营企业股权投资基金来源,畅通资金募集渠道,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加快发展S基金(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提升市场流动性,方便资金退出。三是完善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环境。围绕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创新发展等,及时优化相关政策。围绕产业升级,为民企打造更好的服务平台,加大民企总部招商力度,培育新的龙头企业,引导更多民间投资进入创新领域。
发挥国企稳定器作用,加大重点领域、关键领域有效投资。一是聚焦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强化市属国企在基础固链、技术补链、功能延链、融合强链等领域的投资,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二是聚焦城市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在制造、能源、建筑等领域前瞻布局一批转型示范标杆投资项目。三是聚焦人民城市建设,加大市属国企对城市更新、养老、文旅等重点消费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四是聚焦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更好发挥市属国企在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示范区、虹桥开放枢纽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吸引央企、外资重大投资。一是完善重大项目招商对接机制。加强市级统筹,定期调度有关工作进展;各区以“一事一议”等方式,做细做实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工作。二是创新重大项目招商新模式。把握“五个中心”建设、人才高地建设等契机,充分发挥海内外优质资源集聚优势,通过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载体招商等组合拳,构建多元化、精准化的招商渠道。三是创造投资新场景。加大对大模型、大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入,持续在制造、消费、交通、服务等领域创造新场景,形成吸引央企、外资重大投资的新机遇。
鼓励小规模、短周期的微改造、微投资。一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全周期、一体化”实施微改造。鼓励企业以“带资金”“带技术”“带设备”“带服务”等方式,盘活城市闲置低效空间,增加服务设施。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以适当的有偿服务平衡改造成本,反哺全周期运营。二是分区分类管理,因地制宜推进微改造。对于主城区,优先通过既有建筑转变使用功能的方式增设服务设施;对非主城区,可采取既有建筑功能转变、改扩建,低效用地新建设施等多种方式,补齐服务设施短板。三是引导居民、商户开展自主更新。联动规划、建设、城管、消防等职能部门,优化完善行政审批管理,探索建立常态化的老旧房更新机制。
(五)提升政策知晓度,优化政策实施效果
集成化展示,打造释放内需潜力政策“集装箱”。在“上海发布”等政务微信公众号下,设置“释放内需潜力政策公开”栏目,归并集合、分类展示相关政策。在“随申办”App开设政策信息定制化服务,为用户点对点精准推送信息。
全景化发布,拆除释放内需潜力政策“玻璃门”。细化政策公开内容的颗粒度,避免雾里看花,凡是文件中有的内容,尤其是政策的申请条件、具体操作细则等,能够公开的尽可能公开。政策发布时应提供线上实施部门及联系方式、线下咨询窗口及地址,便于企业、居民有问题及时得到解答。
精准化解读,提供释放内需潜力政策“指南针”。政策解读应清晰明了,以流程图、操作表等方式提炼关键点,用企业、居民听得懂、看得明的表达方式释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