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建议
“大力提振消费”被放在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首要位置。“两会”期间,中超联赛委员就进一步促进商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等建言献策,现将徐兵、陈永亮、焦正、沈开艳、王淳等委员建言摘录如下:
一、促进首发经济“流量”变“留量”
上海的商业租金相对较高,举办首发活动涉及到的策划、宣传、安保、人力等运营成本也在持续上涨,增加了品牌首店的运营压力,可能会削弱上海对一些品牌的吸引力。随着首发经济参与者增多,品牌之间首发活动的频次增加,要真正把“流量”变“留量”,持续吸引消费者关注并转化为实际消费,还需在更加精准把握市场趋势、创新运营模式上下功夫。
建议:一是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对于首发活动的报批报备,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或在线平台,缩短审批时间,可设立专门的“首发经济服务热线”,及时解答企业在活动审批过程中的疑问。加强对首发品牌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消除品牌在上海进行首发活动的后顾之忧。二是创新首发活动形式。借助新技术提供新鲜首发体验,比如,利用VR技术让消费者体验驾驶新车上路;通过AR技术让消费者看到服装试穿的虚拟效果。策划推出主题类首发活动,比如,推出“中国年·全球购”主题的消费品牌首发系列活动,吸引国内外品牌参与;推出“上海绿色科技首发节”,聚焦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首发,提升专业性。三是深度挖掘消费潜力。关注新兴消费群体,比如,针对Z世代,结合电竞、二次元等元素打造具有潮流感、科技感的首发活动;针对银发族,开展健康、养生等主题的首发活动,同时提供产品使用讲解、免费配送等贴心服务。还可以推出“首发购物游”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交通、住宿、购物优惠等套餐,吸引外地消费者来上海参加首发活动。
二、推动“银发文旅”消费提质升级
老年文旅消费市场存在供需关系失衡的情况,产品服务更新相对较慢。文旅消费仍然以中青年、亲子为主要目标客群,缺乏面向老年群体需求而设计的文旅产品,老年文旅市场保险制度尚不完善,门槛设置不合理,老年文旅纠纷案件频发,特别是一些低价旅游团以低于经营成本的不实价格吸引游客,多以老年群体为目标客群,导致老年人权益受损。此外,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化产品适老化不足,比如,“乐游上海”小程序虽在功能界面上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但老年人对智能手机App和互联网操作本就不熟悉,对此关注度并不高。
建议:一是优化市场供需结构,满足多元化需求。将老年文旅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注重对适老化建设和康养医养元素的挖掘利用,加大对老年群体公共文化设施和优秀文化创作生产的扶持,开发更多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体验服务和旅游产品,并将服务质量作为考察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定时发布“老年文旅信用企业名录”。二是提升老年文旅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尊重老年人消费习惯,引导文旅景点、消费场所等保留人工售票通道、接受现金支付方式,为老年群体消费营造友好环境。加大适老化智能产品和服务供给,帮助老年人便捷享受在线游览、交互式多维观赛观展、体感健身等智能化服务,鼓励企业提供相关应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将无障碍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
三、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大宗消费意愿
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公共交通便利化,上海的家庭购车需求呈现阶段性饱和,新车消费以置换和更新为主,占比超三成,燃油车更新消费占五成;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额度在下滑,现有对于满足居民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创新办法不多,大宗消费市场复苏势头不强。
建议:一是持续推进“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延续并优化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补贴政策,刺激购买需求,提升购买意愿;注重品牌化和规范化发展二手车市场,深入实施“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新车市场销量攀升。对购买环保型、节能型大宗商品的消费者,给予税收优惠,引导绿色消费。二是探索推出老屋局部改造服务。家居行业以存量房再装修为主导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增大,在此背景下,探索推出老屋局改+短租+搬家+增值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对于有老屋局改需求的消费者,同步提供装修期间短租、搬家、保洁、家电租赁、生活用品采购等配套服务,同时规范老屋局改服务流程,不仅解决消费者住房品质提升的要求,还能通过服务链上下游整合,长期培育家装市场,促进新的消费。
四、着力建设科创型消费场景
上海具备坚实的科技基础与庞大的消费市场,将科创产业与消费深度融合,不仅能全方位提升消费品质,也能充分激发消费潜力。调研发现,当前市场上高科技含量消费品的占比仅为15%,上海科创企业中涉足消费领域的仅占10%,说明科技创新在消费品领域的转化应用不足,科创企业对消费市场的参与度不高。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消费体验,但当前上海传统商场的智能化改造率仅为20%,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便捷、高效、个性化消费体验的追求,消费者进而转向电商平台。
建议:一是提升科创企业在消费领域参与度。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消费企业积极运用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科创企业与消费企业的常态化合作机制,促进双方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多方面深度合作,携手打造科创型消费场景。二是加快消费场景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商场、购物中心等消费场景的智能化升级改造,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如新加坡电器家具零售商COURTS开设的物联网主题门店提供机器人陪伴购物服务,全面提升消费场景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化消费体验空间。
(长宁区政协、民革市委、民盟市委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