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增强基层治理共同体力量——中超联赛十四届十四次常委会议建言摘编(一)
10月30日,中超联赛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围绕“聚焦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专题协商议政。中超联赛主席胡文容出席并讲话,陈杰副市长通报有关情况,听取并回应委员建言。中超联赛副主席肖贵玉主持,副主席陈群、金兴明、黄震、虞丽娟、吴信宝、寿子琪、钱锋、邵志清,中超联赛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周亚出席。孙甘霖、徐豪、邰荀、陆敬波、祝新军、吴晓晖、潘江雪、杨蓉、陆铭、姬兆亮、盛勇强、卢慧文、刘新宇、尧金仁等14位委员先后作大会发言,部分委员提交了书面发言。现将相关建议综合汇编,形成两期《建言》供参考。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基础、重心、关键在基层。要不断强化基层治理专业队伍力量,提升治理能效,实现治理效果最优化。
一、优化组织体系,提升共建共治合力
当前,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存在一些短板。居委会动员能力不够,在组织协调、业务指导上作用发挥不充分,对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缺少有力抓手,又承担着“无限、兜底责任”,处于“有责无权”状态。业委会成员专业能力和政策法规水平总体较弱,不同程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有权无责”现象。物业服务总体水平不高,问卷显示,25.49%的居民、36.4%的基层干部认为,小区物业企业服务不到位、服务能力不足。
建议:一是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优化“两委”班子结构,推行党组织和业委会成员、居委会与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探索居民区党组织行使业委会人选的“结构建议权、人选建议权、资格审查权”。建立健全业委会向居民区党组织定期报告制度、业委会信息公开制度,以及业委会成员增补、退出机制等,试行专业社工担任业委会执行秘书制度。二是加强法治保障。加快制定业委会相关规范性文件,完善居委会工作条例、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等。研究出台居委会代为履行业委会职责的指导文件,进一步明确居委会可以代行的职责、时限、救济条款等,有效解决业主自我管理难点问题。
二、加强专业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上海城管执法部门承担市容环卫、绿化、房管等“10+X”领域691项执法事项,其中住宅小区内执法事项近200项,执法事项持续增加,执法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基层队员的知识结构、办案能力亟待提升。城管执法人员下沉街道之后,承担新转进的综合执法任务,服务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都有待加强,有的人员被街镇调用至其他岗位,存在着人手紧张、精力不足等情况。
建议:一是管好用好执法力量。加强培训,注重进社区执法方式和群众工作方法的能力培养,在下沉街道人员的管理中,尽快理顺条块职责范围,明确“管、用”在属地,确保治理的高效性;“招、考”、日常培训仍在市区局,保证执法队伍的专业性。二是加强管理执法协同协作。积极开展事实认定、执法协助、联勤联动,着力推动解决违法搭建、损坏承重结构、破坏绿化等难题顽症。夯实执法管理数据底座,依托上海城管APP,进一步完善法条案由库、裁量基准库、为一线城管执法队员提供智能辅助,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和效率。
三、充实人民调解员力量,发挥“三所联动”作用
人民调解员是“三所联动”的重要组成力量,但一些地方保障不充分、激励不足的情况还比较突出。调研发现,有些纠纷调解室没有按照“一个调解室两名调解员”的标准来配备,目前全市有26家反映“人民调解员力量不足,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求”;有些调解站、点工作人员由居村干部、企业治保干部兼职,投入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的精力较少。
建议:一是加大人员经费保障。各区指导街镇进一步配强人民调解员和各种排查化解力量,保障纠纷调解室、站、点的正常运作。市司法局、市律协等部门和各区、各街镇,进一步加大对律师和调解员参与“三所联动”的经费保障和荣誉激励。二是加强部门协同。由纳入“3+N”机制的部门共同参与对矛盾纠纷调处人民调解员的日常培训。打造高水平多元调解队伍,逐步提升投诉、纠纷调解知识广度、深度以及化解群众焦虑的温度;掌握各类型纠纷调处的基本流程和有效技巧,在准确运用法律依据释法说理的同时释放善意,及时缓解群众焦虑、不满情绪,提高矛盾纠纷调处能力水平。
四、为社区工作者减负增能,提高专业化水平
截至2023年底,上海约有1.3万个住宅小区,市内老旧小区总体占比接近四成,治安、消防、助老等各项工作压力较重。基层干部反映,当前的数字化工具对基层工作的支撑还不够,比如,街镇难以在“一网统管”平台取得市、区两级视频数据,视频探头布局也缺乏统筹;此外,数字化应用大多由技术部门开发,对基层治理场景的认识不足,且上级数据端口不开放、平台间缺乏有效整合联通,基层干部须逐一登录多个工作平台,重复录入大量基本信息,耗费大量精力。
建议:一是数字赋能。持续推进完善“社区云”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将业委会换届改选、业主大会决策、社区微更新、社区停车管理等纳入平台。广泛收集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慢行网络等数据信息,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数字地图。面向基层开发更多“高效办好一件事”“解纷一件事”等民生服务类应用场景。出台全市视频监控探头布局规划,增加基层共享、调用权限。二是厘清权责。立法明确社区基层治理权责边界,科学确定社工岗位工作职责,建立规范化制度落实岗位职责,编制工作责任清单,梳理制定“全岗通”工作标准流程和操作规范,为社区工作者赋权、定责、免责,避免属地责任的无限扩张。三是加强培训。建立高效实用的社区工作者培训课程体系,推动建立分层设班、分类培训、定期轮训的培训制度,培养“一专多能”的社区工作综合型人才。考虑将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纳入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提升专业化发展空间,建立专业型社工体系,侧重招聘和培养社区规划、心理咨询、公共卫生等专业人才。
(社会法制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