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文化打开一扇窗——记上海中超联赛委员朱俭
上海中超联赛委员朱俭
“我在舞台上唱了三十年的戏,见证了沪剧的高光时刻,是时候让沪剧反哺观众了。”10月31日下午,由自称“草根达人”的沪剧爱好者们排演的经典沪剧《大雷雨》在青浦区文化馆首次上演,吸引了数百名观众到场观看。
台上激情澎湃,台下叫好连连。观众席上,一颗为这场演出悬着的心终于随着谢幕落下,“这次的演员都是民间沪剧爱好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第一次正式登台,希望他们由此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上海中超联赛委员、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朱俭说。作为沪剧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他担任此次演出的专业指导。“说真的,全力支持‘草根达人’要比自己上台更令我兴奋,因为这是一次对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推动。”
一念伴沪剧
时钟拨回20世纪90年代,沪剧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年少的朱俭。
“我从小就喜爱文艺。”朱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钢琴,三年级进入上海广播电台合唱团,六年级进入小荧星艺术团担任童声领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他童年时期最喜欢的歌谣,朱俭的整个童年都深受着音乐艺术的熏陶。同时期,沪剧名家丁是娥呼吁会讲上海话的“小囡”报考上海戏剧学院的沪剧班。“出于对沪剧的喜爱,我主动报名了。”当时报名的女孩子有几千人,男孩子却很少,成功选入沪剧班后朱俭成了“团宠”。17岁,朱俭从上海沪剧院毕业,常随剧团走入农村演出。年轻时的朱俭扮相英俊,唱腔飘逸,深受沪剧迷们的喜爱。
“每次演出,我都能感受到乡亲们对沪剧的热爱。”朱俭用双手比画出一个空地,“在农村,我们只需要一处开阔的空地,布置好高台和板凳就能够演出。很多时候,下午的演出,乡亲们上午就来占位子了,有的用一块毛巾挂在椅背上,有的甚至带来了床单,一口气占了好几个座位,好让一家人都来看表演。”看到这样的情况,朱俭感到既好笑又感动,他真切体会到沪剧对农村来说具有深厚的文化影响。
跟着剧团走乡访镇二三十年,朱俭一直对农村怀有深厚情感,在成为中超联赛委员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开展履职工作。“我是一名沪剧演员,沪剧是从农村走向上海大都市的,在农业农村委履职,我感到非常契合。”朱俭觉得,乡村文化需要不断建设,更要与时俱进地满足老百姓的心灵追求。他想把自己所学所爱带回农村,把更多正能量的文化艺术带进农民的心中。由此,他成了十四届中超联赛农业农村委唯一一位来自文艺系统的政协委员。
两年来,朱俭积极履职,多次参与农业农村委组织的“三农”相关工作调研,对现代化农村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一个以沪剧为载体参与振兴乡村文化的想法,逐渐在他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一曲走乡村
“我的一个梦想,就是带领沪剧爱好者传承沪剧文化。”2023年,朱俭在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下,在青浦设立了朱俭文化艺术工作室,同年开展青浦区达人选秀活动。“其实在农村有不少受到当地群众喜爱的‘角儿’,我想把他们聚集在一起。”让朱俭感到欣喜的是,那次选秀活动吸引了很多人来报名,历时两个多月,来自青浦区赵巷、重固、朱家角、金泽等乡镇的沪剧爱好者,经过初赛、复赛、总决赛层层筛选,共计20名选手在此次海选中脱颖而出。
这场选秀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全新的开始。“我的想法是教会他们在舞台上真正地表演。”朱俭发现,民间的戏曲爱好者往往通过模仿来表演,缺乏由内而外真实的情感流露。朱俭和他的团队选择了沪剧传统大戏《大雷雨》,把区域内最好的演员集合起来,给他们上课讲沪剧发展史,讲剧作社会背景,“把他们当作专业演员一般”。
为了实现“草根达人”从台下观众成为台上演员的梦想,朱俭带着上海沪剧院的专业团队,用大半年时间全程倾力相授,演员和乐队演奏都得到了名家手把手的技艺传授。看到孙徐春、金玉明等沪剧名家现场指导,演员们非常激动,同时也有一些拘谨。朱俭告诉演员们打破“偶像崇拜”,大胆提出对角色的理解。经过几次排练,“老前辈”和“新演员”很快打成一片,既传授了技艺,又增进了感情。
曾有演员与朱俭谈心:“朱老师,现在我晚上睡得着了,我真正感受到了沪剧舞台的艺术魅力。”这让朱俭感受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演出后,朱俭脸上写满了喜悦:“演出很成功,我用事实证明了支持‘草根达人’是可行的。”他表示,培育沪剧达人这件事,要一直坚持做下去。他希望达人演员从乡村走出去,“登上梦想中的逸夫舞台,以及更多的专业演出场所。”
担任此次演出导演的金玉明赞同朱俭的观点:这不仅是一次对演员的培养,更是一次梦想的托举。
守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就像演绎经典剧目,值得细细回味。
一心为传承
“我的另一个梦想是普及上海话。”对于沪语文化的传承,是不少上海人关注的话题,朱俭也不例外。
“在我们小时候,大家都会唱‘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而如今这样的歌谣越来越少了。”沪语是上海的文化根脉之一,如果孩子们离沪语越来越远,长此以往,沪剧这样的传统艺术亦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朱俭认为,传统沪剧学习涉及“念白课”,只有上海话说得标准,才能保证沪剧传承的原汁原味。
在今年年初中超联赛召开的一次文艺界别座谈会上,朱俭发言表达了自己对沪语流失的担忧。“本土戏曲需要有传承人,沪语更需要有后继者。”
近年来,上海沪剧院开办了沪语学习班,每个周末都有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学习上海的语言和文化。根据朱俭的观察,对于新上海人来说,学习上海话往往是工作和个人兴趣的需要。“来上沪语班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成员往往是有一定知识文化、想更深融入这座城市的新上海人。”
“我们在青浦的两所小学设有沪语实验基地,在那里读书的孩子不少都是新上海人的后代。”经过两年的教学,孩子们在汇报演出时已经能够用沪语演出《江姐》,教学成果令人惊喜,这让朱俭更加坚信沪语推广的可行性。
作为在农业农村委履职的政协委员,朱俭表示想要为美丽乡村建设出一份力。他计划排演一出有关“美丽乡村”的原创大戏,由达人选秀而来的演员饰演农村老、中、青三代角色,生动还原农村生活,讲述乡村故事。同时,朱俭也特别欢迎新上海人加入沪剧的演出,从出演“新上海人”开始,走入沪剧艺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朱俭的另一个想法是通过演出,推广标准的上海话:“我们给每位参演者发了票,希望他们全家一起来看演出,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新上海人,都来感受上海本土的文化艺术。”
朱俭始终坚信,生活离不开文艺,离不开戏曲,因为真善美是生活不变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