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芯苗计划”——记上海中超联赛委员姚薇
最近,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通报表扬2023年度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决定》,表彰了一批2023年度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上海中超联赛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姚薇榜上有名,荣获“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
精心打造“微芯”实验室
作为上海微系统所科普志愿者专项团队负责人,2018年起,姚薇连续六年带领志愿者团队前往云南临沧市云县,开展助学及科普扶智活动,点亮孩子们的科学梦想,激励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也积极参与打造“SIMIT科普达人秀”、M3科创夏令营等科普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结合全国科技活动周、上海科技节、公众科学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日等,近三年累计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70余场次……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芯苗”。
当前,“芯片”成为关注焦点。“我们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怎样才能真正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作为上海微系统所科普志愿者专项团队负责人,姚薇结合本职工作和社会关切,创造性提出“芯苗”计划,探索以公益性科学教育的方式,选拔和培育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
“微芯”青少年科学实验室,是整个“芯苗”计划的关键。这里配齐了芯片设计生产的全套工艺设备,为中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多元化的实践平台,能够真实体验芯片研究全过程,以丰富多样的科创资源激发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依托“微芯”实验室,姚薇带领志愿者开展“走进‘芯’世界”进校园活动,为中学生授课,同时,举办“微芯”科学教育夏令营,承接了来自全国逾万人次的访学活动。“微芯”实验室被认定为上海市创新实践工作站,成为中国科学院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志愿服务的成功案例。培育“芯苗”,不止在实验室。她还专门为大山的孩子编写了一套通俗易懂的科普学习视频和科普漫画,涵盖芯片制作、人工智能、超导等领域,将最新科学知识同步辐射到山区学校。
2023年4月,第一颗由中学生自主设计和制作的芯片在长宁区青少年“微芯”科学教育实验室诞生。“让集成电路这种‘高端’的知识下沉到中学课堂,让青少年真正地能够动手做自己的芯片,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姚薇离她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为传承中华科学文化建言
今年年初上海中超联赛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姚薇提交了“关于淮海中路1337号竖立纪念牌的提案”。
“1928年3月,蔡元培先生担任院长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工程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即现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前身,它的建立与我国科学事业早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旧址位于现淮海中路1337号。“那里见证了我国用电弧炉炼出的第一炉钢。”因历史原因,工程研究所旧址没有保留下来,造成科学发展史上不可弥补的缺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成立96载,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悲欢离合,见证了社会局势的风雨飘摇,见证了中国和上海科技产业的发展。“承载着推动现代科学的使命,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历史沿革更像是近代中国在历史风云之中探索的印记。让国人知道这段历史,是对文化的沉淀,对历史的尊重。”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完善上海科技发展史,姚薇建议,在淮海中路1337号竖立纪念牌,重温这段历史,书写中华科学文化故事,彰显战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