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专业 恒心至善——记上海中超联赛委员潘江雪
1月8日晚,由《中国慈善家》和微博联合主办的“恒心至善”2023年度慈善盛典,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上海中超联赛委员、上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创始人潘江雪,荣获2023《中国慈善家》年度人物奖,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小童善治”项目获得年度优秀项目奖。
“出发往往是感性的,过程必须是理性的”
多年前对大山深处的一次探访及其引起的触动,让潘江雪放弃了金融高管的职位,毅然投身公益,创设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教育公益事业,促进教育均衡,推动素养教育发展。从四川两间乡村学校图书室,到如今全国近6000家现代“梦想中心”、38门梦想课程,通过“梦想教育”公益服务体系覆盖近600万名中小学师生。十五六年间,潘江雪和团队用这样一份答卷回望自己的初心,也让受助的孩子们得到素质教育的滋养,让他们更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2021年2月,潘江雪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作为一家注册在上海的5A级公募基金会和公益组织,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长期在全国各地从事儿童素养教育,而回到上海,回到身边的社区深入拓展相关项目,亦是真爱梦想所探索的。
“小童善治”,是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上海实施的社区青少年教育项目。开展两年来,与杨浦区、静安区的六个街镇达成项目合作,共开展儿童实践活动109场,覆盖5000人次;开展儿童工作者赋能培训31场,覆盖近800人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倡导活动8场,覆盖600人次;召开两场大型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研讨会,有近100万直播观看量,并在会上发布了联合高校调研的《上海市未成年人风险评估报告》《上海市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调查报告》等。
“出发往往是感性的,过程必须是理性的。每一个公益项目,都源于社会的痛点。而每一个好的解决方案,都离不开扎实的调研,周密而创新的策划,以及持之以恒的执行。”潘江雪觉得,包括上海在内的不少地方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在养老领域深入拓展,成为一种题中应有之义。
“这个想法并非一时兴起,其实从创办真爱梦想开始,就一直想做两件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早在10年前,就有了‘金色梦想中心’这个概念,想在做素养教育的同时做养老,通过开设‘金色梦想中心’,为老人提供精神养护,希望所有人都能自信、从容、有尊严地老去。可惜那个时候还没契机和能力,但这个心愿一直在我心里,等待发芽。”潘江雪说。直到两年前,真爱梦想在上海开展了社区青少年教育——“小童善治”项目,从学校进入了社区,那颗种子,亦开始苏醒。
让为老公益服务体系保持专业化方向,公开透明、积极行动、跨界共治,潘江雪躬身入局。
走进活力乐龄群体深入调研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为了解新时代上海活力乐龄群体的精神文化供需现状,助力积极老龄化的上海方案,2023年,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立足上海,联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就“上海活力乐龄人群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积极关注上海深度老龄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调研发现,在需求侧方面,活力乐龄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有五大方面:期待家庭和睦、精神慰藉及社会交往的归属/关系型需求;以休闲娱乐和旅游为主要方式的享受型需求;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发展型需求;追求社会参与的价值型需求;以及宏观层面涵盖生命关怀和社会关怀的关怀型需求。在供给侧方面,活力乐龄群体的归属/关系型需求中的社会交往需求及享受型需求得到了较好的满足,但是在发展型需求、价值型需求以及关怀型需求方面的服务供给较为薄弱,较难满足新时代活力乐龄群体个性化的多元需求。基于调研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活力乐龄群体精神文化服务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有五点:发挥社区优势,搭建多层次乐龄志愿服务体系;倡导积极老龄观,营造老年友好的社会氛围;发挥乐龄群体主体性,构建以乐龄群体为中心的精神文化服务体系;使用多元方法,采用分层分类的理念,厘清乐龄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丰富老年教学资源,提升乐龄人士的综合素养。
调研结题会上,潘江雪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三点建议:倡导积极老龄化,以“乐龄”重新定义新时代的老年人,让社会重新看到乐龄群体的价值;按照年龄、教育、职业等关键维度进行乐龄群体的划分,未来通过定量调研描绘成长于不同时代的乐龄群体画像,并基于此,设计、提供看得见未来生活的服务和产品;坚持助人者自助的服务理念,通过赋能培养热衷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乐龄群体,帮助他们成为贡献者,成为社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社工,实现双向满足。
通过调研,真爱梦想深入了解了上海活力乐龄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现状。“这为真爱梦想正规划开展的面向乐龄群体,以‘建立乐龄群体的精神家园,葆有生命的目标感、意义感和使命感’为宗旨的‘金色年华’公益业务,积极助力上海打造国际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为更好地了解上海乐龄群体精神发展和供给现状,规划好“金色年华”的起步方向和发展策略,除了深入本土社区,潘江雪还带领团队赴新加坡、美国和我国香港等地,围绕乐龄人士精神需求、社区养老模式等进行相关调研。
让“金色年华”赋能全龄友好社区打造
与政府、社会各界合作,共同创造全龄友好的互助有爱社区。通过搭建公益服务平台,助力乐龄群体规划新人生、适应新身份、发现新自我,建立新联结,创造新价值,重构自我、家庭、社会和世界的关系,致力于让每段生命都精彩,真爱梦想从上海起步,启动面向乐龄群体的“金色年华”战略业务。
2023年11月24日,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洋泾街道办事处等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在洋泾街道启动“金色梦想家”公益项目。将从空间营造到课程研发,打造更高品质、满足精神需求的产品服务,乐龄群体可以通过社会参与、社区服务,增强自我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金色梦想家”不仅面对乐龄人士,更适合社区混龄参与,将重点赋能培育一批金色志愿者,创建一个互助有爱的全龄友好社区。
签约仪式上,潘江雪介绍了真爱梦想从2023年开启乐龄服务“金色年华”业务探索的初心。“‘金色年华’的愿景是帮助乐龄群体规划新人生,自信、从容、有尊严。未来,真爱梦想和专业团队将在洋泾共同探索‘全龄友好’社区服务模式,为乐龄群体、青少年、认知障碍症群体等提供特色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关爱服务,并通过培育社区志愿者、建立社区互助社群等方式,助力上海打造国际老年友好城市。各方将积极筹措各方资源,进行‘空间共享运营+专业服务’联合运营,共同打造可复制运营服务模式,并将合作模式逐渐推广到其他街镇。希望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建立一个非营利平台,为长者们提供终身学习、积极社会参与和文化传承方面的服务,让‘终身发展’的理念不但能照进现实,还能做到可持续、可复制。”
1月11日,长宁区安化路123号,全市首个以城区级老年认知障碍赋能支持中心为特色的“小蓝花市民中心”揭幕。引入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等专业组织,以“政府支持、机构自筹、项目培育、社会参与”的方式推动运营,着力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全覆盖落地,持续完善全链条老年认知障碍服务支持体系,积极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认知障碍群体的友好化氛围。
焕然一新的中心里,每一个空间都显得别致而专业——门口有让老人家们“忘不了”储物柜,咖啡馆服务人员是轻度认知障碍老人和志愿者,小蓝花阅空间收集汇总国内外各类认知症书籍,方便家属和社工阅读。“记忆课堂”更像电影院排片那样,为养老机构护理员、社区综合体运营者、家庭照护者、公益活动组织者提供各式各样的专业培训。
“小蓝花”寓意“勿忘我”,象征着对于记忆的关注和守护,也是国际“认知症好朋友”社会行动的公共倡导标识。中心借鉴国际社区“Livinglaboratory”模式,通过“记忆咖啡馆”“花田美术馆”“智慧体验区”“邻里共创区”“愚书房”“脑力健身房”“VR科普区”“和美家”“梦想家剧场”“小蓝花实验室”十大主题场景,形成“1+10+X”的模式带动整个城区,为认知障碍老人提供创新式照护服务,也为友好城区建设播撒下更多的种子。“真爱梦想的‘金色年华’项目团队将以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运营好这间‘小蓝花’旗舰店,参与这一努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赋能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行动,推动完善‘专区+社区’服务格局、建立‘标准+实践’支持体系、健全‘嵌入+开放’服务网络,持续构建共同关爱认知障碍老人、共同助力认知照护服务的良好氛围。”潘江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