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黄 冲
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政协的职责定位,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履职担当,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动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不求说了算,但求说得对。
这是由人民政协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可谓参政议政不行政,讨论争论不争吵,评议监督不问责。要想说得对,就必须做到两点:
一要切实做到“三多”。组织委员多到一线去看,知晓一线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点对点体察实情;引导委员多到群众中听,用好街镇联络站履职平台,让委员与群众直接沟通交流,面对面倾听民意;指导委员多往深处去想,对事关全区发展的重大议题开展专题研究,解剖麻雀找准症结,实打实解决难题。
二要切实做到“三不”。换位思考不自说自话,一定要了解本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群众发声、为改革出谋、为发展出智;沟通协商不一报了之,要加强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以保证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靶向性;效果评估不流于形式,对政协提出的建议,要切实了解政府运用和成果转化的情况,以此来评估委员说的是不是符合实际,能不能转化为工作成效和发展成果。
第二,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做好政协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委员所长,提升委员履职实效,关键把握四点:
一要掌握委员兼职特点。要针对委员本职工作繁忙、履职时间少的特点,在政协委员的活动安排上,要精心设计,提高活动质量;针对很多委员是名医名师名角活动多、时间上容易交叉的特点,要注意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委员活动的出席率。
二要放大委员履职能力。发挥各界别委员的专业优势,引导委员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围绕群众关心的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专业意见,做到议政议到点子上,建言建在关键处;盘活委员的自身资源,促其更多服务社会、彰显担当。
三要搭建委员履职平台。在用好双月协商会、专题协商会、大会发言、委员活动等现有平台的同时,要注重拓展委员讲堂等更多学习、联谊、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使政协履职载体不断创新、履职触角不断延伸、履职渠道不断拓宽,让更多的委员能够履职有平台、做事有空间。
四要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建立完善委员履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引导委员加强学习,促使其充分认识到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政治待遇,更代表着一份政治责任;通过开展评议,以评议倒逼委员履职尽责,让委员真正感受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切实增强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获得感。
第三,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事必善成。
重点做好“三手”:
一是建言献策做助手。要进一步创设载体,提高双月协商会的质量水平,针对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设计双月协商会的主题,组织委员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撰写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为区委区政府决策和推动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二是跟踪问效做推手。对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多组织委员通过明察暗访了解工作成效,尤其是对一些城区建设和城市治理中的民生问题,要加强全过程跟踪问效,盯住不放,想着不忘,切实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推动区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是团结联谊做高手。徐汇是党外人士、民族宗教人士和侨界人士比较集中的城区,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方法多元的优势,通过走访、联谊、座谈等方式,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凝聚人心、为推动城区发展汇聚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徐汇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