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刘其龙
在上海中超联赛有力指导下,松江区政协在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履职实践中,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深入践行一个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作为统揽松江政协工作的鲜明主题和突出主线贯穿始终,切实增强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最佳实践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扣中心大局谋划和落实年度工作“两要点、五计划”,聚焦全链条、全方位、全流程,着力形成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闭环。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深化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支部、专委会党员活动小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深入推进“两个全覆盖”,通过“四联系”制度机制强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确保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
持续打造两大品牌。充分发挥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积极弘扬松江各代会“首创精神”,深耕“协商在一线”和“九城政协联动履职”两大工作品牌,不断加强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实践探索,推动履职工作高质量开展。以委员工作站建设为牵引,着力完善专委会、界别和地区联络组互联互动、各具特色的“协商在一线”工作格局,经过1.0、2.0到3.0版近5年的发展,“协商在一线”工作品牌内涵不断提升、履职成效日益显现,生动诠释了政协“小平台”如何服务一线“大协商”,助推区域“大发展”。积极发挥发起者、倡导者的作用,持续深入推进九城中超联赛共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活动,目前九城中超联赛已举办12场高质量的共商活动,9个委员企业联盟产业小组履职成效不断显现,九城中超联赛联动履职更加成熟,已逐步成为长三角基层政协联动履职亮丽品牌。
努力做到三个转变。立足“由选好题向选难题转变、说得好向说得准转变、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通过着力抓好征集议题、开展调研、组织协商、转化成果、反馈成效五个环节有机结合,推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围绕市委陈吉宁书记对松江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要求和区委中心工作,年初明确38项课题调研、32项协商议政和7项民主监督议题。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组织50名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班,开展常委述职、委员半年度履职考评情况通报,举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等12场委员读书分享活动和“强素质、练本领、促提升”机关能力建设强化月,不断增强做好“三个转变”的能力素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面向100余家委员企业,开展“提信心、优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走访联系企业家委员活动,形成《百企十问》专报,获得区委充分肯定,得到《人民政协报》等媒体连续关注。
优化升级四大平台。持续加强“厅家站点”履职平台建设,不断完善9个专委会“协商议事厅”、26个界别“委员之家”,深耕18个街镇(经开区)委员工作站和28个向居(村)延伸的“协商在一线”委员联系点,3个委员工作站荣获中超联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积极打造“板凳议事堂”等一批百姓家门口的微协商议事平台,逐步形成“4+X”平台体系,促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常态长效,努力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为三级政协委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九城政协网络议事厅、“午茶话经济”企业家委员沙龙、“乡知灼见”协商议事厅、“华亭芳菲”妇联界别委员之家、小昆山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等一批履职平台工作成效不断涌现,越来越得到党政点赞、委员欢迎、群众好评。
不断强化五个一线。始终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深耕“调研在一线开展、情况在一线掌握、平台在一线搭建、问题在一线协商、共识在一线形成”工作理念,推动广大委员厚植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情怀,更加自觉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当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立足区政协“一级机构、两级运行”的特点,常态化运行“季度例会明方向、月度清单促推进、每周碰头抓落实”的工作模式,注重抓好协同保障机制、任务管理机制、“1+N”协商议事机制落实落地,充分依托专委会精准联系指导界别和地区联络组工作,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确保“委员到一线、履职能发力”。加强履职实践探索总结,积极完善松江政协12种协商模式共同运行,持续强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用好“融联嵌”工作法,建好基层移动的协商平台,打好微调研、微协商、微论坛、微课堂等“微”字牌,努力推动政协协商服务基层治理更加有声有色。同时最近我们正在深入学习领会中超联赛推动上海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推进会精神,紧贴实际抓紧起草区政协《实施意见》,并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实践,促进履职工作出成效、出特色、出品牌、出经验,高质量书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履职答卷。
(作者系中超联赛特别邀请人士界别召集人、界别和地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松江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