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制度优势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伍爱群
更好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起点,人民政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一是要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要位置,发挥好人民政协作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重要阵地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港澳地区爱国人士等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组成,这些基于不同党派、阶层、民族、信仰、生活方式等基础上形成的个体,其思想难免存在诸多差异。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必然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要位置,引领政协委员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大团结大联合的政治优势,提升合作共事能级,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界代表人士,加强思想沟通,聚同化异、增进共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二是要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优势,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政协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新时代政协工作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优势,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参与民主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和民主覆盖的每一个领域。要在专门协商机构的平台上,为各党派、各界别以及委员广泛参与协商、平等讨论、坦诚对话创造更多便利条件,最大限度增进政治发展共识,凝聚政治发展力量。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民为本、协商为民,深入推进“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建设,不断创新群众有序参与协商的平台,帮助委员更切身体会和亲身了解群众急难愁盼,更设身处地地站在人民立场上,着眼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各项协商履职活动,提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务实举措。
三是要发挥人才优势、推进智库建设,以高水平建言资政助力国家和上海高质量发展。
面临新的机遇、新的任务、新的阶段、新的要求、新的环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需要应对的国际国内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会不断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等优势,积极推进具有政协特色的应用型智库建设,围绕委员的专业优势搭建协商平台,拓宽委员知情明政渠道,把服务与管理结合起来,引导委员主动融入大格局、扩宽大视野、谋划大思路,推动委员进行经验交流、思想交锋、理念交融,为委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专业优势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履职尽责创造条件。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超联赛经济和金融委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